audi e-tron

透過 Audi e-tron 55 quattro 試駕,體驗純淨能源的未來旅行。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日趨嚴重,全球政府與企業致力尋找解決方案,期望扭轉氣候變遷趨勢。目前,「電動車」是諸多選項中最可行的方案之一。除了特斯拉等新企業,傳統燃油車廠也積極轉型,研發多款電動車輛,替全球環境與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Audi 是傳統車廠中轉型最積極的企業之一,不僅推出純電動車款 Audi e-tron 50 quattro 與 Audi e-tron 55 quattro,也跟 Noodoe、華城電機、OASIS 等新創合作,在台興建 6 座超級充電站,布建全台的充電網路,構築「純電生活圈」願景。

傳統車廠 Audi 研發的電動車,開起來感覺如何呢?

何謂純電生活圈?Audi 認為,電動車駕駛應該要用「手機」的概念操作電動車,在日常通勤的狀況下,不建議開到快沒電,才用超級充電站快速補電。理想的狀況,是養成頻繁充電的習慣,在吃飯、工作、返家的時候就為電動車充電。為此,電動車業者需要積極布建充電站,提升充電站密度,讓駕駛隨時都能找到,實現「純電生活圈」。

充電的問題解決了,更重要的就是駕駛體驗。電動車內有大量的晶片與電子設備,很像一台大型電子產品,但電動車的本質終究是「車」。不同於以 3C 產品思維造車的特斯拉,Audi 是汽車製造商出身,用「汽車」思維造電動車,因此更強調電動車的「舒適性」。此外,Audi 也以「簡單」為概念造電動車,強調使用者體驗,儀表板也保留燃油車的感覺,讓燃油車的駕駛能輕鬆轉換到電動車,不需要花太多心力習慣新介面。這種車,開起來是什麼感覺呢?

2021 五月初,Audi 邀請《TechOrange 科技報橘》參與 Audi e-tron 55 quattro 車款的中橫公路試駕體驗,透過 224 公里的長距離,包含 100 公里的連續上坡、50 公里的連續下坡與 50 公里的高速公路,從海拔 0 公尺,爬升到台灣公路最高點 – 武嶺的 3275 公尺高難度路段,讓我們實際體驗電動車的動力性能與續航力,以及電動車的最大特點:能量回充。透過以下 3 篇文章,《TechOrange 科技報橘》帶讀者感受電動車的操駕樂趣,以及台灣電動車、充電站的發展現況,率先體驗「純電生活圈」新生活。

1. 電動車下坡能幫電池充電!我們將 Audi e-tron 開上武嶺,實測電能回充效率

Audi e-tron

2. 【Audi e-tron 駕駛體驗】傳統車廠打造的電動車,跟特斯拉有什麼差別?

Audi e-tron

3. 電動車不要開到快沒電才充!Audi:應該用「手機」的概念理解電動車

Audi e-tron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台灣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