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不要開到快沒電才充!Audi:應該用「手機」的概念理解電動車

electric vehicle charge
Audi 致力打造「純電生活圈」,期望讓充電站密集出現在駕駛的生活中。Audi 也建議,電動車駕駛應養成隨時充電的習慣,不要開到快沒電才充。圖為 Audi e-tron 充電畫面(攝影:郭家宏)

電動車市場快速發展,愈來愈多電動車在路上跑,百貨公司、旅館、觀光景點的充電站也愈來愈多。為了舒緩電動車駕駛的「里程焦慮」,特斯拉等車商正積極布建超級充電站,幫電動車主快速充電。

傳統車廠 Audi 也積極轉型電動車,並在台灣佈建了 6 個超級充電站,讓車主在 30 分鐘內,將電動車電量從 0% 充到 80%。然而 Audi 卻不鼓勵使用超級充電站;相對的,Audi 提出「純電生活圈」的概念,希望台灣大眾,特別是電動車的車主,能用「手機」的概念來理解電動車。

奧迪邀請《TechOrange 科技報橘》參與 e-tron 55 quattro 的中橫試駕體驗,讓我們體驗電動車的操駕感覺,而台灣奧迪資深公關經理 Shawn 與負責充電規劃的 Josh 也親臨現場,分享奧迪的「純電生活圈」構想。

電動車駕駛應養成隨時充電的習慣,不建議開到快沒電才充

為什麼 Audi 不鼓勵使用超級充電站?因為超級充電站對電網的負荷很大。目前台灣仍以燃油車為主,電動車還不多,但隨著電動車普及,電動車的總體充電需求將大幅增加,使用高功率的充電站,對電網將是極大的負荷。

許多燃油車駕駛(包含筆者)有個習慣,就是會把車開到快沒油才加油。同樣的習慣移轉到電動車,就會變成「開到快沒電」才充電。但 Audi 希望消費者能以「手機」的概念來操作電動車。我們用手機,就算還有電,大多也會在晚上的時候充電,這樣隔天就會有電量滿格的手機可以用;此外,我們也不會要求手機的電量一定要 100%,只要能滿足當下的使用需求即可。

TO 相關文章:
電動車下坡能幫電池充電!我們將 Audi e-tron 開上武嶺,實測電能回充效率

電動車也是同樣的道理。Audi 認為,理想的狀況是密集佈建一般的充電站,讓駕駛能在吃飯、工作、返家的情境下都能為電動車充電。而 Audi 的「純電生活圈」概念,就是讓充電站密集出現在駕駛的生活中,而駕駛也養成隨時充電的習慣,而不是開到快沒電才去充電。另外,充電站的速度可能無法將電動車充到 100%,但只要能滿足當下需求,就算電池沒滿格也是可以接受的。

超級充電站的定位,應該是長途旅行的「應急」角色

關於超級充電站,Audi 認為,它的定位應該是長途旅行的「應急」角色,不鼓勵駕駛在平常通勤的時後,把車開到快沒電才用它快速充電。Audi 正在積極溝通「電量不需要 100%」的概念,在日常通勤中,只要確保電量夠用即可。

Audi 超級充電站機台。

只不過要實現純電生活圈,台灣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目前台灣的充電站密度還不足,多數商業大樓、社區沒有充電站,無法實現「隨時充電」的構想。另外,「家庭充電」是純電生活圈中重要的一環,Audi 提供買車前評估的服務,替有意購買電動車者,評估住家是否適合安裝充電裝置。Audi 表示,很常遇到的狀況是管委會不同意,需要花時間溝通。

Audi 提到,目前電動車廠都在強調電動車的續航力,但更應該關注的是「基礎建設」。燃油車強調續航力,是從「環保」的觀念出發,續航力愈高,代表該燃油車愈節能。但是電動車要提升續航力,就必須增加車內的電池,這對環境未必是好事。Audi 認為,若基礎建設足夠,電動車就能減少電池的量,但同樣能滿足駕駛的通勤需求。

TO 相關文章:
【Audi e-tron 駕駛體驗】傳統車廠打造的電動車,跟特斯拉有什麼差別?

充電站開放,有利於經銷商與電動車產業發展

台灣土地狹小,從北到南僅 400 公里,城鎮密集,是發展電動車的先天優勢。台灣面積僅 3.6 萬平方公里,目前光特斯拉就有 26 個超級充電站,這密度在全球是數一數二的。

但特斯拉採用自有規格,超級充電站是封閉的系統,意味只有特斯拉的車主可以用。Audi 是台灣首個將超級充電站開放給其他品牌使用的車廠。Audi 超級充電站採用 CCS 1 美制規格,與大多數的電動車相容,但採用自有規格的特斯拉就必須自備轉接頭。Audi 表示,超級充電站的布建成本至少 500 萬,有些甚至 700 萬,若只限於自己的電動車使用,其實很浪費,也不利於純電生活圈的發展。因此 Audi 推廣充電站開放,讓不同品牌的電動車能互相使用不同廠商的充電站。

Audi e-tron 採用 CCS 1 規格。

Audi 提到,開放充電站也能協助經銷商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汽車保養」是經銷商的重要營收來源,但電動車的保養費用比燃油車低,電動車普及後,經銷商營收勢必降低;但透過開放充電站並收費的模式(Audi 超級充電站的費率為每度電 12 元),能提供經銷商新的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充電站有吸引人潮的功能,如果是 Audi 車主,經銷商可以銷售配備,如果是非 Audi 車主,他們就是 Audi 的潛在客戶,經銷商可以行銷 Audi 的汽車,創造更多收入。

政府應有完善的電動車政策,並制定明確的時程與規範

而談及台灣發展電動車的限制,Audi 也不諱言表示,政府的政策並不完善。Audi 首先批評政府的行政效率,接著表示,政府並沒有明確制定電動車的發展時程,也沒有讓充電裝置的規格統一。此外,目前台灣也沒有法規規範電動車的停車格,意味燃油車若占用電動車的充電車位,其實是無法可管的。

Audi 表示,政府應該制定充電站基礎建設的規範,讓業者有跡可循。Audi 認為,在電動車的發展上,政府應該要帶頭,而不是讓民間企業先跑,最後才用法規規範。這樣可能會有以下的問題:例如廠商與中國業者談合作,結果政府以資安為由,禁止使用中國的設備,這就導致資源浪費。

接上超級充電槍的 Audi e-tron。

目前政府正積極發展綠能,由於綠能的發電不穩定,必須建置儲能設備,讓電能削峰填谷。目前特斯拉已有將電動車作為儲能設備(V2G)的雛形,Audi 有類似的計畫嗎?

Audi 回應,目前 Audi 有在做相關的研究,但 Audi 認為,若要將電動車作為儲能設備,台灣的電網可能得更新,以接納電動車提供的電能。

電動車已是世界趨勢,台灣地狹人稠,具備發展電動車市場的先天優勢,但政府規範不明確,是電動車發展的限制。若要讓電動車深入每個台灣的家庭,除了業界的努力,政府也需要有明確的時程與規範,協助產業界發展,優化基礎建設,讓「純電生活」成真!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電動車下坡能幫電池充電!我們將 Audi e-tron 開上武嶺,實測電能回充效率
【Audi e-tron 駕駛體驗】傳統車廠打造的電動車,跟特斯拉有什麼差別?
Audi、保時捷同聲高喊「感謝特斯拉」,電動車競賽進入下半場激烈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