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

今年全球晶片大缺貨,連帶影響汽車等產品的製造。其實晶片短缺不是稀奇的事情,但過去僅限於特定類型的晶片,今年不尋常的是,許多不同種類的晶片都缺貨。《The New York Times》以「電腦晶片是新的廁所衛生紙」(Computer Chips Are the New Toilet Paper)為標題,分析今年晶片大缺的原因。

跟衛生紙一樣,疫情也造成全球晶片短缺

晶片跟衛生紙的共同點,是我們每天都需要,但一般不會察覺到它們的存在。在新冠疫情期間,兩者多了一個共通點:短缺。在美國,首先是衛生紙短缺,到了今年,晶片開始短缺,開始衝擊各個產業,特別是汽車業,特斯拉 Fremont 車廠還一度暫停生產 Model 3。

原因在於,2020 年疫情首度爆發時,汽車製造商認為消費者不想買車,因此削減晶片訂單。結果汽車銷售增加,於是汽車製造商臨時訂購更多晶片,但同時電腦、手機等 3C 產品製造商的晶片訂單也增加,晶片製造商早已將產能轉移至該類晶片。

由於需求大增,今年全球晶片大缺貨。過去晶片短缺僅限於特定晶片,今年則是不同種類的晶片都短缺,影響範圍擴大。

晶片短缺可能持續到 2022 年,但在那之前可能還會更糟

為了因應短缺,晶片製造商努力擴充產能,同時也阻止客戶訂購兩倍於真正需要的晶片數量。但短缺可能會持續到 2022 年,而且在好轉前可能還會變得更糟,因為許多稀缺的晶片來自於難以升級的舊工廠。

為了因應晶片短缺,美國政府更積極拉攏晶片廠在美國境內擴充產能,特別是台積電。台積電是全球少數具備 7 奈米以下製程技術的晶片廠,但對美國來說,台灣有地緣政治風險與地震、旱災、颱風等天災風險,若能將更多產能移到美國,就能降低這些風險對晶片供應的影響。

此外,《The New York Times》也提到,美國年輕人的創業主題可能會從軟體轉向晶片。因為晶片缺貨的緣故,許多人對晶片產業抱持興奮的態度。只不過晶片製造已經是高度成熟的產業,資本密集度極高,創業難度絕對無法與軟體產業比擬。

延伸閱讀

The New York Times》、《Taiwan News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ebay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台積電一身冷汗?IBM 推全球首創 2 奈米技術,揭晶片先進製程之戰
回應英特爾「亞洲製造太多晶片」,台積電劉德音:疫情是主因,非製造地點
iPad、Mac 逃不過「晶片短缺」影響,蘋果警告:可能損失數十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