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近期馬斯克除了身陷 SpaceX與 NASA 登月合約因貝佐斯抗議而暫停的糾紛,還有特斯拉在中國面臨審查的處境。
與此同時馬斯克的另一企業 Neuralink卻傳出共同創辦人暨總裁 Max Hodak 無預警離職,雖然有網友猜測 Hodak 是否要投入先前他曾提出的「侏儸紀」事業,但卻遭到本人否定。本文整理這位生物醫學工程背景出生的總裁,過去創辦 Neuralink 的經歷,以及開發的關鍵技術。(責任編輯:何泰霖)
本文經 新智元(公眾號 ID:AI_era)授權轉載,轉載請連繫出處
作者:新智元
今年 4 月,Neuralink 公佈了腦機介面的最新進展,一隻猴子可以用意念玩遊戲。然而,在這關鍵時刻,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Max Hodak 在幾週前就已離職,這可能會使 Neuralink 將研究工作轉化為實用產品變得更加複雜。
還記得馬斯克那隻「通靈猴子」嗎?它有一項特殊技能,可以用意念玩遊戲!
這是 Neuralink 取得的最新突破。
Neuralink 是由馬斯克和合夥人創建研究「腦機介面」的公司。近日,該公司的一位「元老級」人物已悄悄地離開公司。
他就是 Max Hodak,Neuralink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一度還擔任過該公司的總裁。
Max Hodak 發推表示,「我已經在幾週前離開了 Neuralink 去接觸其他新鮮事物,在這家公司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不再任職但仍然會為該公司宣傳。」
Hodak 並沒有說明為什麼要離開公司。當然,到底是辭職還是被解僱仍是未知。
總裁暨共同創辦人 Hodak 離職,將投入侏羅紀公園建造?
不過,Hodak 雖不像馬斯克那樣「瘋狂」,但也曾經在社群媒體上表示,目前科學家已經掌握「創造侏羅紀公園的技術」。
Hodak 在推特上的一個粉絲問他離職後接下來要做什麼,他幽默地回答,「不是侏羅紀公園」。
有這樣的回覆指的是 Hodak 之前曾在推特上進行一次奇思妙想的討論,他表示:「如果我們想的話,我們可能可以建造侏羅紀公園。不會是自然基因演化出來的恐龍,可能需要花費 15 年的時間培育及開發,才有機會弄一個全新的物種出來。」
當時,各種媒體報導「Neuralink 擁有建造真正侏羅紀公園的技術」,令人吃驚。
這則推文以及隨後關於生物多樣性的宣言沒有再提到 Neuralink。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的猜測,大概是因為 Hodak 使用了「我們」這個詞,看起來指的是人類,而不是他共同創立的公司。
而復活恐龍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讓恐龍死而復生的科學其實並不像 Hodak 說的那樣健全。
即使是人類也很難在未來 15 年內建造一座侏羅紀公園。
我們需要一些史前恐龍的 DNA,而不像電影《侏羅紀公園》中,從琥珀中的蚊子身上提取 DNA ,並與青蛙 DNA 融合這麼簡單。
Hodak 背景:5 歲開始 coding,曾創立 2 家公司
Max Hodak 出生於 1990 年代, 5 歲起他就開始學習 coding。
2012 年,Hodak 畢業於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生物醫學工程。
他最早於 2009 年創立了 MyFit ,開發分析工具來幫助大學挑選下一代績優人才,這家公司在 2010 年 10 月被納維斯(Naviance)收購。
畢業後,他再次創建了 Transcriptic 公司,一個生物機器人實驗室,擔任了五年的 CEO 。
之後,Hodak 幫助馬斯克創建了 Neuralink 公司。在 Neuralink 任職期間,Hodak 有時會因為分享一些遠遠超出電腦和神經科學領域的古怪想法而引人注意。
比如說剛剛提到他想創建侏羅紀公園。
目前雖尚不確定,Hodak 離職會對 Neuralink 造成多大程度的影響,但是這一時機確實不是很理想。
該公司最近剛剛在一隻猴子身上展示了植入技術——它應該離成品更近了一步。
外媒稱,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公司陷入困境,但 Hodak 的退出可能會使 Neuralink 將其研究轉化為實用產品變得更加複雜。
與馬斯克創辦 Neuralink ,透過 AI 強化人腦運用
其實,Neuralink 早在 2016 年就創立。但讓 Neuralink 真正被人看到的,還是 2020 年 8 月馬斯克直播展示將腦機介面設備植入豬腦。
Neuralink 是由馬斯克和 Hodak 等 8 名聯合創辦者一手創辦,而馬斯克為其投了 1 億美元。該公司總部位於舊金山,正在開發超高頻寬的腦機介面,以連接人和電腦。
為什麼要創辦 Neuralink?
一直以來,馬斯克對人工智慧的未來持有「保守」的態度。在他看來,人類面臨被人工智慧機器超越的風險,但如果人腦能透過與電腦連接而強化運用,「我們就能夠加入這一旅程」。
創辦 Neuralink 這一想法部分源於伊恩·班克斯(Iain M. Banks)的 10 部小說系列《文化》中虛構宇宙中的「neuro lace」科幻概念,即人腦與機器交互作用。
Neuralink 腦機介面近年研究成果
2019 年, Neuralink 對外宣布該公司研發的一款腦機介面系統。馬斯克當時表示,希望在 2020 年底之前開始對人類病患進行實驗。
自公司成立以來,該公司已聘請了來自各大學的幾位知名神經科學家,並僱用了 90 名員工。
當時,馬斯克帶領團隊在《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 Neuralink 開發一種「類似縫紉機」的設備。
該設備能夠將非常細的線(寬度為 4-6 微米)植入大腦,並展示了一種可以從植入 1500 個電極的實驗鼠中讀取訊息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