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打造「櫻木花道機器人」:6 小時半連續投中 2020 顆球,創金氏世界紀錄

(本文經合作夥伴 大數據文摘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櫻木花道為原型,豐田做了個投籃機器人!完虐人類選手,還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誰能像《灌籃高手》的櫻木花道一樣,每天投兩萬顆球?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做得到,但這個和人類超像的機器人做到了!這個名稱為 CUE 的投籃機器人,有哪些驚人的長處?(責任編輯:賴佩萱)

「教練,我想打籃球。」

想必很多人再次看到這句話,仍然會感覺全身熱血沸騰吧。

儘管文摘菌運動神經衰弱,但看到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的男孩子,不免感嘆一句青春真好啊。

可不要以為《灌籃高手》的影響就局限在打籃球的人們身上,說不定有些科學家也是櫻木花道或者三井壽或者安西光義的粉絲。

比如,日本豐田公司的研究人員就以櫻木花道為原型,設計出了日本職業籃球聯賽歷史上的第一位機器人球員。

這個機器人球員在初代就與日本實力最強的球隊之一 Alvark Tokyo 進行了對決,並以  10:8 的比分贏了人類球員。

甚至在進行第三次迭代後,以連續 6 小時 35 分鐘投中 2020 個球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這個投籃機器人,比人類還厲害

這個投籃機器人被命名為 CUE 系列,緣起於豐田內部的工程師社群。

2017 年,這個數量超過 3 萬成員的社群在社團成立 70 週年時,舉行了一個創意競賽,邀請工程師們去打造自己的人工智慧。

其中,專案負責人 Tomohiro Nomi 就是 CUE 系列的發明者之一。不過在這之前,他對於機器人和人工智慧並沒有研究,當他們了解人工智慧需要靠大量學習與重複訓練後,有人提出《灌籃高手》中櫻木花道每天投籃兩萬球的故事,於是決定打造一台投籃機器人。

最終,在創意競賽的成果展示上,初代 CUE 十投九中,其精彩的表現也得到了 Alvark Toyota 的關注,並邀請 CUE 參加他們比賽的中場表演。

編按:Alvark Toyota(東京電擊)是位於東京的職業籃球隊,球隊贊助商為豐田汽車。

這也是 CUE 在正式籃球場上的首次展示。CUE 體內配置了攝像頭,能夠捕捉併計算其與籃筐之間的距離,形成虛擬三維視圖,再由 AI 計算好角度和距離後,拿出合適的力度進行投籃。

從結果上看,CUE 保持著零失誤的狀態,以 10:8 戰勝了人類球員

豐田打造世界最厲害投籃機器人,破金氏世界紀錄

這也讓豐田高層有了繼續推動這個項目的計劃,「原先只是一個內部創意競賽,以初學者身份獲得稱讚就滿足了,但既然變成工作的一部分,我們就要讓它變成豐田甚至是全日本的招牌」。

他們決定要讓 CUE 變成世界上最強的投籃機器人,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中連續罰球命中的紀錄

到了 CUE 2,機器人的身高從 190 公分增加到 204 公分,投籃射程也增加到三分線外,同時還將下半身也得到了加強,能夠自行站立了

不過隨著距離的增加,起跳投籃給 AI 帶來了更大的計算難度。

CUE 2 也一度成為籃球場上的「鐵匠」。

2019 年,在進行了多次迭代之後,CUE 3 再次登上職籃賽場的中場表演,並一舉投中了超遠距離的中線投籃,贏得全場觀眾歡呼,這也讓金氏世界紀錄團隊親自來信邀請 CUE 3 挑戰連續罰球紀錄。

CUE 3 與 CUE 2 身高相同,與後者相比,CUE 3 能在不同位置進行投籃,同時加強了左手抓球的功能

根據規則,機器人一旦開始投球,團隊就不能再對其進行臨時調整。

由於此前並沒有機器人來挑戰投籃紀錄,金氏世界紀錄委員也會為這個新紀錄設立了一個專門的目標,那就是至少連續命中 5 球。

正式挑戰後,CUE 3 很輕鬆地就達成了最初設定的目標,但這還沒完,CUE 3 仍然在持續投籃,從 50 到 100 再到 300,經過 3 個多小時的連續投籃後,CUE 3 已經完成了一千多球。

CUE 3 不會累,於是裁判委員會把最終目標修改為 2020 個球,以此紀念 2020 年東京奧運會,再過了 3 個小時後,這個目標也如願達成。

第四代投籃機器人:更像人類了

去年 1 月份,在日本職業籃球 B.League 的明星賽週末,CUE 4 更新歸來。

作為三分球大賽的首個出場選手,CUE 4 在 25 球中只拿下了 10 球,獲得 12 分,只擊敗了一名職業選手,位列倒數第二。

不過,在 CUE 4 上,我們仍然能看到很多改進。

就比如說巨大的機械手臂,能抓起籃球直接出手,而且,CUE 4 在每次完成投籃後,都會迅速奔向下一個位置,不論結果好壞。

除此之外,CUE 4 還配備了一雙輪滑鞋,能夠在場地上自由奔跑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在進行投籃時,CUE 4 的膝蓋也會稍微下蹲,但這對機器人而言顯得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它的力量幾乎全來自手臂。如果純粹是為了模仿人類而設計的動作,那似乎顯得有些沒有必要了。

同時,CUE 4 的機械手臂上似乎並沒有安裝定位偵測器,這就導致放球的工作人員必須將球精準放置,否則 CUE 4 可能抓不起球。這也很有可能是 CUE 4 在第四個定點時,發生手滑意外,球要出手前就先掉了的原因所在。

投籃機器人就他最厲害

此前,各種仿姚明投籃機器人就被製作出來,不管是外貌與體型,機器人都與姚明有著極高的相似度,但是要論及投籃命中率的話,仿姚明投籃機器人都還遠達不到 CUE 系列機器人的水準。

看來,要打敗真正的天才,機器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啊(手動狗頭)。

如果東京奧運會能夠如期舉辦,還是很期待 CUE 機器人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呢!

(本文經合作夥伴 大數據文摘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櫻木花道為原型,豐田做了個投籃機器人!完虐人類選手,還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你可能會有興趣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