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mily-mart-app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在行動支付越趨普遍後,許多人消費錢包都不帶,直接用手機綁定的信用卡支付,而各大零售通路看好這波商機,接連推出專屬的 App,除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黏著度外,也順勢發展會員經濟,在各種通路的 App 中,消費者最在乎什麼功能?有哪些還可提升和改善的方向? (責任編輯:賴佩萱)

資策會 MIC 調查顯示,台灣消費者最常使用的超商、超市量販、百貨、專賣店 4 大零售通路應用軟體 App 滲透率居冠者,分別為全家、全聯、新光三越與屈臣氏。

到各零售通路採買生活用品,你最愛用哪個 App?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 2020 年實體零售消費者調查,針對台灣消費者在4 大類型實體零售場域包括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連鎖便利商店、超市/量販、以及專賣店的消費行為與未來意向,發布 4 大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消費者最常使用的 4 大零售通路應用軟體 App,分別為全家、全聯、新光三越與屈臣氏。

全家 App 多厲害>>>【一起減少食物浪費】全家 App 推「友善地圖」新功能,目標再減少 3 成剩食

觀察零售通路 App 滲透率前 5 名,便利商店通路以全家比例最高,其次依序是 7-Eleven、萊爾富、OK mart 美廉社;超市/量販通路由全聯居冠,其次依序是家樂福、Costco、大潤發與頂好;百貨商場通路則以新光三越比例最高,其次依序是 SOGO 百貨、遠東百貨、統一時代百貨與誠品生活;專賣店通路的前 5 名則依序是屈臣氏、康是美、寶雅、特力屋與 IKEA。

TO 編按:近年來各大連鎖超商積極與外送平台合作,如 OK 超商、萊爾富、全家便利商店與 foodpanda 合作等,開創新興的營運模式。公平交易委員會昨日決議,通過讓統一超商經營的「7-ELEVEN」連鎖便利商店與專聯科技公司經營的「foodomo」餐飲外送平台相互結合,在在顯示連鎖超商進軍餐飲外送平台市場的競爭性與多元性。

集點兌換、回饋優惠是 App 最吸引人功能

調查顯示,消費者最在意的 App 前 5 大功能包括集點兌換(75.8%)、消費紀錄查詢(52.9%)、行動支付(43.5%)、寄杯服務(32.6%)與禮券兌換(32.4%)。

資策會 MIC 產業分析師陳冠文表示,9 成消費者曾使用實體零售通路 App,仍有 1 成拓展空間,然而隨著各家 App 功能差異越來越小,消費者使用各家 App 的比重差異可能會越差越大,業者想提升 App 滲透率,可參考消費者痛點調整補強 App,此外,店員合力推廣也很重要

其次調查顯示,6 成台灣消費者未來有意願使用店內結帳、送貨到府服務,特別是北部消費者(64.8%)相較中南部消費者更具開發潛力。再者調查發現,有 6 成以上消費者希望業者改善與提升「店內比價的方便性」

第 4 調查顯示,最能吸引消費者加入會員的 3 大關鍵手段,包括價格優惠(86%)、回饋金/集點(74.4%)與取得優惠券(52.3%)。MIC 表示,其中 18 歲到 35 歲年輕族群更重視個人化推薦的入會誘因,反映年輕世代注重個人化服務感,以及希望更有效率找到感興趣的商品。

MIC 調查期間在 2020 年 10 月,為期 1 個月,採網路調查,有效樣本數 1068 份,在 95% 信心水準之下,抽樣誤差 ±3.0%,實體零售業者涵蓋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連鎖便利商店、超市/量販、以及專賣店共 4 種類型。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最常用的超商 APP 資策會:全家滲透率奪冠〉。)

你可能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