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起家的鴻海如何轉做電動車?外資法人:鴻海將採「輕資產」策略

MIH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鴻海電動車鐵三角成形 輕資產投資掌握關鍵零配件〉;首圖來源:富士康。)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鴻海 MIH 會員大會於上周四圓滿落幕,除美銀證券率先上修鴻海財測,大摩更是預測鴻海 2025 年就能達成生產百萬輛電動車目標,可見外界相當看好鴻海進攻電動車事業的前景,不過鴻海自消費性電子代工起家,是否具備電動車裝配的量能?以及電動車是否能帶動鴻海集團整體獲利呢?(責任編輯:賴佩萱)

鴻海布局電動車,與鴻華先進和 MIH 聯盟已成為鐵三角,整體觀察,鴻海電動車資本投入朝向「輕資產」方向,輕量化一體成型車體製造技術已成熟,MIH 聯盟有助鴻海掌握電動車關鍵零配件。

鴻海想用電動車轉型,MIH 平台聯盟是神助攻

電動車浪潮席捲全球,鴻海集團視電動車為集團轉型升級的三大目標產業之一,去年 10 月開始積極推動 MIH 平台聯盟,到今年 3 月 25 日,全球已有超過 1200 家廠商參與。

MIH 聯盟規劃 7 月正式成立,2022 年電動大巴、2023 年 C 級距電動車量產上市。鴻海集團也與裕隆合創鴻華先進、與飛雅特克萊斯勒(FCA)、中國拜騰和吉利集團、以及美國電動車與行動方案解決公司 Fisker 等建立合作關係。

不過外界認為電動車裝配產線需要大量資本投入,質疑鴻海集團是否具備電動車裝配經驗,也高度關注電動車能否帶動鴻海集團整體毛利率和獲利表現。

美系外資法人分析,MIH 開放平台聯盟可強化鴻海集團在電動車業務的實力,包括系統裝配、供應鏈管理、以及電動車設計能量等;鴻海、鴻華先進和 MIH 聯盟,成為發展電動車的鐵三角,相互支援設計、工具平台、軟硬體核心技術、供應鏈管理、製造裝配等環節。

鴻海豐富代工經驗,為擴大電動車製造裝配立下良基

觀察鴻海集團的電動車經驗,法人分析,鴻海集團在資通訊產業電子代工服務(EMS)和原廠委託設計代工(ODM),已累積 40 多年的工程與模具設計製造經驗,為鴻海擴展電動車製造裝配相關能力打下基礎。

尤其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結合電動車的發展趨勢下,車用電子化滲透率提高,加上鴻海集團過去製造組裝 iPhone 滿足蘋果技術要求,累積許多經驗,有助鴻海在短時期內以合理成本落實品牌車廠或是新創公司加速電動車商用化的要求。

法人舉例指出,鴻海集團在鋁鎂合金壓鑄成型以及半固態射出成型(thixomolding)製造技術已累積深厚經驗,可提供電動車金屬結構零配件以及車身底盤產品。

產業人士向中央社記者透露,鴻海集團的輕金屬材料先前也切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供應鏈,鴻海也打進其他電動車車殼設計,這代表鴻海在電動車的輕量化一體成型車體製造,經驗已經成熟。

MIH 聯盟廠商多元,助鴻海掌握關鍵零件供應

此外 MIH 聯盟的多元化廠商供應鏈,也有助鴻海集團掌握電動車關鍵零配件供應、並降低供應成本。MIH 聯盟指出,超過 1200 家會員廠商中,涵蓋軟硬體、服務等領域(硬體 90%、軟體 10%),傳統車輛產業占 67%、資通訊產業占 13%、網路軟體產業占 10%。

法人分析,其中大約 7 成比例廠商主要提供硬體元件,10% 提供軟硬體整合方案,軟體業者比重接近 2 成,值得注意的是,動力和電池供應商比重約 13%,這有助鴻海集團掌握電動車關鍵零配件。

觀察電動車關鍵零配件成本結構,供應鏈廠商透露,電池占比約 30% 到 35%,動力系統占比約 20% 到 25%,電子零配件占比約 10% 到 15%,車身底盤占比約 1 成,金屬零配件和車身底盤占電動車整體物料清單(BOM)成本比重約 15%。

2025 年電動車獲利佔集團獲利三成,鴻海轉型成功指日可待

此外在電動車資本投入規劃上,外資法人預期鴻海集團將採取「輕資產」策略,初期 3 年每年在電動車的資本支出規模約新台幣 100 億元,第 4 年電動車資本支出增到 150 億元到 200 億元;未來幾年鴻海集團的資本支出規模趨勢持穩,不會增加太多,新事業資本支出占鴻海集團整體資本支出比重約 10% 到 15%。

觀察鴻海的競爭對手,法人分析加拿大汽車零配件廠麥格納(Magna)集團最有可能挑戰鴻海集團的電動車商業模式,最近的顯例就是,與鴻海集團合作的 Fisker,也與麥格納建立合作關係。

不過市場仍看好電動車拉抬鴻海集團業績獲利表現,外資法人預期到 2025 年,鴻海集團在全球電動車市占率可到 10%,出貨量可達 110 萬輛,屆時鴻海在電動車營收規模可達 350 億美元,占集團業績比重可到 15%,預期 2025 年電動車獲利可占集團整體獲利達 30%。

其中到 2025 年鴻海集團在金屬零配件和車身底盤的營收可到 46 億美元,占電動車營收比重約 13%。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鴻海電動車鐵三角成形 輕資產投資掌握關鍵零配件〉;首圖來源:富士康。)

更多鴻海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