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 開第一槍拒用新疆棉】品牌如何透過科學方法,徹底抵制新疆棉?

瑞典快時尚品牌 H&M 因拒用「新疆棉花」而遭到中國封殺,現在 H&M 已在所有中國電商平台被下架。H&M 在聲明中強調,將不與任何位於新疆的服裝製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採購原料與產品。

但是,這麼做消費者真的就買不到任何一絲來自新疆的棉花了嗎?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數據,中國生產的棉花約佔全球棉花供應量 22%,2018 年的數據指出,中國的棉花有 84% 來自新疆

不過,含有棉花的織品通常都還是會經過混紡與加工,儘管品牌商想讓整條供應鏈乾淨溜溜,但仍難保有可能在製造過程中被新疆棉汙染。現在已有科學方法能有效辨別棉花的來源,即使最終販賣的織物產品經過多次加工與混合,還是能揪出衣物裡的「不正義之棉」。

棉花也有指紋!科學家看指紋就知道它來自哪裡

分子技術組織 Applied DNA Science 自 2007 年開始使用 DNA 鑑定程序測試 Pima 棉(又稱海島棉)與陸地棉(陸地棉)的 DNA,這些成熟棉纖維分別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區,例如中國、埃及、美國、澳洲、巴西、祕魯、土耳其,該組織在 2019 年指出,過去 5 年來已對棉花進行了 7,000 多次 DNA 測試。

而棉花就像人類一樣,擁有自己的指紋。科學家可依棉花的「指紋」找出其地理來源——所謂指紋,指的是科學家透過測量棉花的穩定同位素(碳、氮、硫、氧、氫)不同豐度來進行判定:氧與氫通常就與氣候條件與緯度密切相關;硫則與距離海的距離有關。

例如,美國加州的 Pima 棉與阿肯色州的陸地棉就具有不同的碳比,而傳統種植的有機棉花又會與使用化學肥料種植的棉花有不同的氮比,而這項分子同位技術(Molecular Isotope Technologies)可以幫助確定棉製品的來源。

Applied DNA Science 現已擁有一項技術專利,該技術已進步到可在棉花的供應鏈製造過程進行「指紋分析」的能力,也就是不管棉花在製造過程中經過多少加工與混合步驟,都還是能找出它的原始產地。

特別的是,Applied DNA 還有個名為「SigNature T」的棉花標記技術,可以標記和即時追蹤、監視這些棉纖維,並將所有數據存放在雲端中,該系統甚至能辨別出最終產品是否被轉至未經授權的銷售渠道,為全球服裝商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方。

不過問題是,大方坦承自己使用新疆棉、還當成廣告賣點的無印良品和 UNIQLO 會採用嗎?

品牌抵制新疆棉,證明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每筆消費是否「正確」

BBC》報導,聯合國專家與人權組織指出,中國正在規模龐大的新疆再教育營中關押超過 100 萬名維吾爾人等少數民族,他們被要求學習普通話、發誓效忠習近平、批評或者放棄自己的信仰。而新疆是中國棉花的重要產地,這引起了人們對該地區是否使用「強迫勞動」來生產棉花的擔憂。

在美歐等西方國家針對新疆人權問題對中國進行制裁後, 服裝品牌 H&M 開了第一槍表明將拒用新疆棉花,引發中國以及全球其它國家消費者的激烈討論。

H&M 在官方網站發出聲明指出,對來自公民社會組織的報告,以及媒體的報導深表關注,其中就包括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遭到強迫勞動和宗教歧視的指控。此外,H&M 加入的「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BCI)名單中的其他成員,如 Nike、adidas 等知名運動服飾品牌也遭到中國網友抵制。

當消費者對此類議題的敏感性越來越高,品牌與製造商將不得不提高警覺,從各方各面讓消費者清楚且透明地知道供應鏈是否「乾淨」、是否包含了對人類的不當剝削。

資料來源:Just-Style中央社Applied DNA Science ,首圖來源:Photo by Trisha Downing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