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電信業者用 5G,遠端遙控機器人「刺青」

robot-tatoo

5G 在全球各地遍地開發,許多電信商紛紛推出各種 5G 的應用服務,其中德國電信商 T-Mobile 的荷蘭分部為了展現 5G 低延遲、高速的處理數據能力,在其 5G 服務的行銷活動中,與倫敦技術專家 Noel Drew 和紋身藝術家 Wes Thomas 合作,用 5G 機器人進行遠端刺青。

用「機器人刺青」證明 5G 強大傳輸力

T-Mobile 的 5G 行銷計畫稱為「The Impossible Tattoo」,主要由技術專家 Drew 開發一個支援 5G 的機器人機器學習系統,藉此讓刺青師 Thomas 能夠遠端為消費者刺青。

在廣告影片中,接受刺青的則是荷蘭藝人 Stijn Fransen(他也太勇敢了吧~有勇氣讓機器人為了刺青)。

機器人軟硬體是如何被開發設計的?

為了讓機器人在各方面的操作能更趨於刺青師的手,Drew 表示,機器人的各個構造都是團隊特地去設計、開發,或購買的,他們以 Universal Robots UR3e 為基礎,同時自行開發了終端執行器,並將所有元件組合安裝在一起。

Drew 表示,UR 平台雖然很直觀、靈活,但挑戰在於如何將機器人與是刺青師完美結合,讓他們倆個能夠同步執行刺青。

開發計畫花了 Drew 團隊大約六個禮拜的時間,在這六周當中,團隊同步開發機器人的軟體和硬體,超多台 3D 列印機以幾近一天 24 小時、一個禮拜七天的工作效率,沒有停止地不斷運轉。

在這過程中,Drew 團隊面臨許多挑戰,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進去,有僅需要簡單解決方案的小事,也有因為很基本的刺青原則導致的大問題。Drew 舉例,他原本想像這台刺青機器人能像鋼筆一樣,擁有大量的墨水,但實際開發下來,他發現這台機器人比較像是鵝毛筆,這意味著他們必須為機器人開發某種機械系統,才能讓墨水能夠自動化地輸送到針頭。

那要怎麼確保刺青師的動作,能透過 5G 網路傳輸,完整地傳輸到機器人上?

團隊說是用了 Azure Kinect DK 開發套件,將一個傳感器置放在刺青師上方的架子上,而將另一個傳感器安裝在機械手臂的終端執行器上。

機器人首先會先對沒有手臂(要接受刺青的手)的環境空間進行掃描,再對有手臂的環境空間進行二次掃描;透過將兩個掃描影像相減,團隊能取得剩下手臂(要接受刺青的手)的影像,接著系統會將影像轉換機器人能夠讀取的幾何形狀,進而進行精準的刺青。

你敢讓機器人為你刺青嗎?

整個過程看起來好複雜。

那影片中的藝人 Stijn Fransen 不會害怕嗎?

Drew 表示,由於機器人的啟動和校準工作非常繁瑣,也具危險性,因此他認為在開始實際刺青之前,有必要讓 Fransen 了解整個流程,因此 Fransen 其實有參與整個機器人開發設計的所有階段。

Fransen 表示這整件事非常不可思議,另外由於這整個計畫都有保險,也有安排一個電位計監看 Fransen 手臂的皮膚,來確保針不會刺得太深,因此整個刺青過程沒有人員受傷。

這成功的實驗意味著「機器人刺青」計畫圓滿地落幕!雖然 T-Mobile 起初只是想透過這個計畫來測試其 5G 技術的覆蓋範圍,但這一壯舉似乎證明了機器人技術和機器學習的強大力量。

參考資料

Futurism》、《PCMAG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你可能會有興趣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