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年前,社群媒體以 Facebook 為王,但在 2021 年的今天,Twitter、Instagram、TikTok 等各式平台佔據網路世界的一席之地,每個平台都有獨一無二的用戶群,帶給品牌商不同的廣告潛力。該如何在眾多的平台中,選擇最合適的平台發布資訊、投放廣告?數位行銷軟體與服務公司 HubSpot 近期發表一篇文章,提供行銷人員投放廣告的參考。
原文傳送門
雖然有很多平台,但 HubSopt 行銷專家 Kelly Hendrickson 和 Andrew Delaney 認為,不應該在所有的平台投放廣告。Hendrickson 表示,要根據買家與行銷目標決定,有些平台會擴大廣告成效,有些的影響力就沒那麼大。Delaney 表示,最好的做法,是綜合考量自己的需求,再選擇相應的平台。
Facebook:活躍用戶高,轉換率也高
Facebook 的日活躍用戶達 18.2 億,是最受歡迎的社群媒體平台之一,全球有 91% 的 B2B 與 96% 的 B2C 行銷人員透過 FB 行銷產品與服務。Hendrickson 表示,FB 有強大的優化與定位工具,轉換率很高(4.7%),是下廣告的好地方,可以使用他們的廣告管理工具,並建立一個針對 TA 的行銷策略。
另外,行銷人員能夠使用 Perfect Audience 等自動化軟體,生成最有可能成為客戶的用戶列表,並重新定位他們,最大化廣告的影響力;而 Perfect Audience 也能與 HubSpot 的 Marketing Hub 整合,以分析活動的成功率,並且追蹤廣告的轉換率。
然而,若行銷人員不了解 TA 是誰,FB 的廣告效果就會打折扣。
Instagram:適合 B2C 企業,透過高品質視覺內容行銷
Instagram 的日活躍用戶數為 5 億,全球有 62.7% 的使用者,年齡介於 18 到 34 歲之間,而 70% 的購物愛好者會透過 IG 挖掘新產品。因此,B2C 企業可用 IG 來接觸消費者,特別是使用高品質的視覺內容吸引潛在客戶。目前全球有 82% 的 B2C 行銷人員使用 IG 行銷。
然而,若企業的商業模式為 B2B,在 IG 的行銷效果就很有限。此外,IG 使用者較期待高品質的內容,若行銷人員沒有提供足夠品質的內容,IG 對行銷的幫助就不會如預期。
Twitter:廣告預算較低的企業,能用 hashtag 免費定位
Twitter 主要流行於 20 個國家,月活躍用戶數 3.3 億,日活躍用戶數 1.45 億;用戶每天發出約 5 億條推文。Twitter 也受企業歡迎,59% 的 B2B 與 53% 的 B2C 行銷人員會使用 Twitter 行銷。
行銷人員可以使用 hashtag 接觸受眾,而帶有 hashtag 的推文能獲得 100% 的參與度。此外,Twitter 也有針對性的行銷選項,讓行銷人員能對 TA 廣告內容。因此,廣告預算較低的小企業能透過相關的 hashtag 將自己的產品定位給特定受眾,而不用花上一毛錢;若廣告預算充足,則能使用付費廣告。
然而 Hendrickson 表示,若行銷目標是帶來網站流量,推動轉換率的話,Twitter 的效果較差;此外,雖然 hashtag 能免費將文章推給特定受眾,但病毒性傳播的效果較差。
LinkedIn:受眾品質較好,適合 B2B 企業
LinkedIn 有 6.9 億用戶,平台定位明確,針對企業與專業職場人士,也有針對性的廣告功能,讓行銷人員接觸到特定的受眾。雖然經營 LinkedIn 的成本較高,點擊率也不高(比 FB 低 0.45%),但受眾的品質較好,較有機會接觸到專業人士。因此,LinkedIn 適合 B2B 企業的行銷;有 82% 的 B2B 行銷者會透過 LinkedIn 行銷。但由於使用者不會在 LinkedIn 上搜尋商品,因此 B2C 與電商在 LinkedIn 上的行銷成果較差。
此外,若企業想招募新人,或在領域內建立人際網路,LinkedIn 是良好的平台。B2C 企業開設新店面時,也能透過 LinkedIn 宣傳徵才訊息,廣告定位會細分該地的受眾,協助人資招募符合職位的人。關於工具,行銷人員可使用 RollWorks,追蹤 LinkedIn 行銷的狀況。
TikTok:企業可在此展現「人性化的一面」
TikTok 是這幾個平台當中最新的,月活躍用戶數超過 6 億,平均工作階段時間長度(average session time)為 10.85 分鐘,高過其他的社群平台。因此 TikTok 的廣告潛力很大;而 TikTok 也在近期推出了 TikTok For Business,讓行銷人員了解並建立 TikTok 廣告。
此外,TikTok 的用戶年齡大多介於 10 到 19 歲之間,他們會迴避較為直接的促銷廣告,更喜歡非正式的幕後內容廣告(behind-the-scenes content),喜歡看到企業人性化的一面,例如產品的創造者是誰,以及員工的日常情況等等。因此,若企業想要展現人性化的一面,TikTok 是可以嘗試的平台。
結語:最好在多個平台,實際測試受眾與廣告效果
該選擇怎樣的平台,取決於企業的業務目標與受眾類型。若想促進產品銷售,能夠吸引受眾消費的 IG 就是較佳選擇;若想招募新人,LinkedIn 就是可以考慮的媒介。
然而 Delaney 補充,最好在多個平台測試不同受眾與不同類型的內容,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比較行銷成果,「可能就會發現,當初你認為最好的平台,可能沒有達到你期望的效果。」只有透過實際測試,才能了解消費者的偏好與行銷的效果。
想要成為內容行銷高手嗎?TechOrange 科技報橘強力徵才中!
科技知識加上內容行銷,會催化出怎麼樣的社群化學反應,你是否也躍躍欲試?TechOrange 提供了內容行銷高手延伸自我的重要舞台,這裡有空間讓你展開雙臂揮灑內容靈感,我們在等待你的加入,開啟嶄新的行銷動能。詳細職缺內容/投遞履歷請至:
參考資料:《HubSpot》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0.6 秒的蝦皮進站聲花兩週製作】台灣首例電商與捷運合作,社群擴散背後的行銷策略是什麼?
【就連雪景都是特效!】Netflix 怎麼幫爆紅影集《后翼棄兵》做最強內容行銷?
【速食業の互嘴行銷學】最愛跟麥當勞吵架的漢堡王創意廣告合輯,嗆你是因為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