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昨日我們聊到的 【創業者指南】怎麼拿到投資人的錢?KPMG 郭冠纓剖析投資人心理學 ,KPMG 會計師與我們分享 CVC 的優缺點後,今天帶大家來看日本資生堂公司近期把旗下品牌的護理部門,賣給歐洲的 CVC Capital Partners 所成立的特殊目的併購公司 ( SPAC )個案。資生堂此舉除因應日本疫情下外國人觀光客流失,使化妝品本業業務陷入苦戰等因素,其斷尾求生的背後,也是藉著疫情讓品牌轉型,進而主力攻打高端消費族群的轉捩點。
資生堂在出售給 CVC Capital Partners 這個項目中包含的產品有思波綺(TSUBAKI)洗髮精、專科(SENKA)護膚產品等個人保養品業務,價格上看約 1500 億至 2000億日圓(約 390 億至 521 億新台幣),而保留這些商品在未來潛在的發展性,資生堂以股東的身分出資 35%,其餘 65% 由 CVC 提供,以便能繼續保有經營這幾個項目的權利。資生堂董事會最快在本月作出正式決定,SPAC 最快在 3 月底前就會成立。並進而轉向高端護膚及化妝品品牌組合,包括Cle de Peau、NARS、Shiseido等。
資生堂無法再主宰亞洲美妝市場
舉凡 CVC Capital Partners、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全球私募投資公司,其實一直覬覦著亞洲市場,恰好大型日本企業與業者的生態,便是提高股東報酬率,與出售非主要營利項目的核心產品。而這些私募業者就看準了已發展成熟的日本市場,便出手從中打下進入日本市場的基礎。
不久後,CVC Capital Partners 便在去年,為自己第五支亞太基金募得 45 億美元,而這些被割捨掉的個人護理部門,其商品皆為連鎖藥妝店與超市的販售通路,並曾占日本資生堂在日本、中國、亞洲市場整體營收的 9%。
回顧剛結束的 2020 年會計年度,資生堂預計將出現淨損 300 億日圓(2.9 億美元),遠遠不及前一年的淨利 735.6 億日圓,也是該公司 8 年來全年業績首見虧損。這樣的決策對投資人與外界來看,似乎是個不可不面對的衝擊。
疫情商機止血後,輾轉進入精品市場
在完成產業轉型隨後,日本資生堂的股價已上漲了超過 10%,甚至正式宣布消息前,在東京股市市場上漲了 1.5 %,似乎在產業轉型上獲得市場與投資人的信心。隨後資生堂將重心轉往 NARS、Shiseido、Clé de Peau Beauté ,以 NARS 來說是當年法國彩妝大師Franxois Nars 於 1994 年在美國創立,並在 2000 年被資生堂收購的高端品牌線中的唯一專業彩妝品牌。 Clé de Peau Beauté 則主打優質護膚和彩妝理念,已打下在全世界 23 個國家和地區市場,並在 2001 年進入中國。
資生堂 CVC 以退為進,伺機東山再起
所以具體來說資生堂 CVC 怎麼操作的?
首先,資生堂及相關子公司通過公司分立(吸收分立)模式成立一家新公司來接手未來仍想要經營的目標業務項目。
第二步,資生堂將新公司的股權轉讓給 Oriental Beauty Holding ( 以下稱「OBH」),OBH 是 CVC Capital Partners 亞太分公司 CVC Asia Pacific Limited 及其相關企業方支持的基金出資設立的一家公司。
另外,資生堂也將收購 OBH母公司 Asian Personal Care Holding 35% 的股份,此舉為避免喪失自己在舊有品牌經營下所創造的領導地位,並透過成為股東保有原本的經營權。
最後,資生堂將作為新公司和 OBH 的股東之一,共同合資經營目標業務。
CVC Capital Partners 成立於 1981 年,總部設立於盧森堡,全球擁擁有 23 個分支機搆,截至 2019 年在全球管理 750 億美元資產。其在時尚和美容市場的投資標的包括中國香港時尚零售商 I.T 集團、德國美容零售商 Douglas,美國個人護理品牌 PDC Brands。
首圖來源:資生堂臉書
更多創業與新創相關新知:
【創業者指南】怎麼拿到投資人的錢?KPMG 郭冠纓剖析投資人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