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PMG 今 ( 4 ) 與各媒體分享的產業新趨勢報告中,分別邀請了在新創、風險管理、健康照護、金融服務等領域的會計師專家們,分析了 2021 本年度最新的產業發展趨勢與未來發展機會。
而《TechOrange 科技報橘》本編雖然已暫離在新創圈的創業項目,但仍心繫並思索著如何幫助仍在創業圈中夥伴,所以在這次趨勢報告中,我們獨家訪問到 KPMG 創業與新創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郭冠纓,與我們分享 KPMG 在 2020 及 2021 台灣企業與新創上的規劃與心得。
台灣企業、新創相繼跟進 CVC 意願度大幅提升
CVC (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 企業創投,是目前國際企業普遍採用的新創投資方式之一,像是台灣幾家知名的資通訊產品供應商等。
CVC 跟 VC ( Venture Capital ) 創投有什麼不一樣呢?CVC 主要目標是尋找企業未來成長動能。透過成立專責部門或創投公司,投資具創新潛力的公司,除了彌補內部研發的不足,也能對科技趨勢有更全面的了解。
這也就是一般 VC 在持續未知與風險中去選擇好的投資標的來看,越來越多企業為培養自己的第二、第三成長曲線的機會,更願意自己主動下去找可能的潛在投資標的。
不過 CVC 仍有它尚待解決的缺點,郭冠纓會計師也與我們分享到 KPMG 在觀察到台灣在創業、新創圈對 CVC 的熱度後,在 2020 年起 KPMG 便開辦 《Meet & Match 企業創投媒合會 》,藉由媒合會活動媒合大企業客戶與新創公司促成雙方的投資或合作,進而達到協助客戶、企業轉型的目的,以及幫助新創達成業務上的擴展所需的資源。
但媒合新創與大企業的投資或合作時間過長,且台灣大多數公司負責投資與公司策略相關部門,不一定對投資熟悉,甚至也因為企業屬性老闆指派特助或是財務單位的人員負責,反而會造成案源取得困難,甚至錯估案子而錯失機會、造成虧損。所以未來企業欲涉入 CVC 前郭冠纓便建議,企業必須先行協助管理人員培養投資分析、目標市場潛力評估、技術/服務/產品的可行性分析、擬出差異化策略、經營團隊能力分析、重要里程碑預測、投資條款建議、集團投資綜效評估的了解等能力。
CVC 起手式第一步:與目標產業建立夥伴關係
CVC 看起來其實並不限制企業領域,不過郭冠纓會計師便提到,若企業如意欲導入 CVC 作為未來策略規劃,首先應與目標企業有基本的商業往來基礎來累積信任度,而不是直接就殺去人家公司說要談合作。
台灣半導體廠商多仰賴國外的半導體設備,但台灣相對國外仍缺乏強力且專一發展半導體大廠所需的硬體設備新創公司與企業,「大家直覺想到的半導體設備其實並不全是大型硬體設備,其實仍有很多前景看好的半導體設備零件尚待市場來發現。」郭冠纓說。所以綜觀局面,未來若新創公司意欲發展半導體市場所需的設備來看,市場仍有不少機會與需求值得去挖掘。
台灣企業與新創的突破口:醫療與大數據
台灣不像美國已經可以透過借殼上市,讓企業、新創公司快速找到突破口來驗證市場,不過台杉投資在 「 2020 台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提到數位醫療與大數據會是下一個企業、新創、投資人所關注的藍海市場,而 5G、醫療科技、長照會是現今投資人最著重與期待的投資標的。所以未來新創企業若欲切入這幾類的市場做發展,可先行設定目標合作公司,進一步的把公司與商品,深化到既有的市場中。
綜觀在台灣新一種的企業投資模式 CVC 與投資人所看好的市場發展,其實另有一塊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台灣在電信、銀行端已經開放投資,而 2020 年 Q4 到 2021 併購案將會更多,除了價格是首要考量外,企業的估值與從現在的股價已無法完全滿足投資人,反而未來 3-5 年企業的發展才是重要關鍵。
首圖來源:KPMG 媒體公關部
更多創業與新創大小事
KPMG 張維夫一語帶出 Appier 上市成功契機!他們抓住了新創公司「最易忽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