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燕麥奶公司 Oatly 在上週二 (2/23) 對外首次發佈即將進軍美國 IPO ,但這間公司的商品其實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像是星巴克、台灣的連鎖咖啡品牌 cama café 就是使用該品牌做為拿鐵咖啡的用料。而這次挑戰上市的消息一出,不少投資人與分析師評估該公司市值已衝向 100 億美元,外界就有不少人好奇與納悶,為何一間做素食飲品的外商,可以這麼快攻入美國上市並能擁有這麼高的市值評估?
理由在於,Oatly 早在挑戰美國 IPO 便安插好許多的上市前規劃,在 2020 年 7 月 Oatly 便曾獲得 2 億美元投資,由黑石資本牽投並佔其公司股權的10%,跟投方包括星巴克前任 CEO 霍華德.舒爾茨、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以及娜塔莉.波特曼與 Jay-Z 聯合成立的娛樂機構 Roc Nation。
而事業版圖上,早已在 20 個國家和地區的 50,000 多個拓點銷售,知名分析公司尼爾森更指出燕麥奶是食品飲料中增長最快的品類,增長了 212%,現居世界第一。許多燕麥奶等植物性食品在國外市場早已布局與開拓許久,不少公司積極更近展望植物性食品市場,這些種種情境下才能造就 Oatly 這次穩健的上市之路。
同業成功上市,成為 Oatly 異軍突起的養分
美國植物肉品牌 Beyond Meat 的成功上市,更是做為老二 Oatly 籌備 IPO 的最佳引導與驗證市場的刺激。 2019 年,Beyond Meat 作為「人造肉第一股」登陸紐交所這片股票紅海市場,令人驚豔的是該公司股價在上市首日,便暴漲 163 %,當年全年股價漲幅超過 196 %。Beyond Meat 與 Oatly 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除了不少明星資站台加持外,另一方面,雙方都同樣相當看重 B to B 的餐飲渠道拓張,Beyond Meat 也是不少餐飲連鎖的植物肉供應商,像是星巴克、麥當勞、SUBWAY 。
素食、乳糖不耐症、健身人士……爭相捧起 Oatly上市之路
以美國地區為例,Oatly 從 2016 年切入美國市場至今約莫四年時間,這短短的時間中植物奶銷售額,在零售渠道飆升至 17 %,其中燕麥奶是主要推動力,優勢在於美國的植物奶市場已有相當成熟且完善的通路規劃,但原本的品校主要由杏仁奶和豆奶所寡占。直到了2020年燕麥奶已經超越豆奶,躍升美國銷售額排名第二的植物奶品類,僅次於杏仁奶。
吃下美國 KOL,征服咖啡界大老星巴克是 Oatly 最大籌碼
Oatly 前線版圖的拓張下,給投資人和顧客最大的定心丸莫過於成功拿下星巴克的合作。Oatly 最早打下美國、中國等不少市場的策略,就是與咖啡這輛黑金戰車綁在一起,特別側重與 B 端精品咖啡店,作為店內燕麥奶的供應方吸引那些注重健康的高端消費客群。
至於如何打入美國的星巴克前任 CEO 、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等關鍵的意見領袖,外界與分析人士指出,Oatly 的產品包裝本身具有一定識別度,能讓消費者快速且簡單的記住。在強化品牌形象、拓展業務版圖後便能靠著流量、產品本身識別性、以及健康為主的訴求切入年輕人、中年族群。
首圖來源:Unsplash
更多新創與創業的大小事:
復古膠捲相機數位化?美國矽谷新創打造「原汁原味」80 年代相機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