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時間砍一半】鴻海搶下 Fisker 大單,要在 2023 年量產電動新車!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鴻海攜Fisker打造電動車 估2023年第4季量產〉。)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電動車時代來臨,鴻海於去年推動 MIH 電動車平台聯盟,並積極與拜騰、吉利等車廠合作。近期,鴻海與 Fisker 簽署合作備忘錄,預計在 2023 年第 4 季量產電動新車,從概念到量產僅 24 個月,不到傳統汽車的一半。造車產業導入科技業思維,汽車成為一種「3C 產品」,開發、更新速度也隨之提升。(責任編輯:郭家宏)

鴻海集團 24 日宣布與電動車及行動方案解決公司 Fisker 簽署合作備忘錄,打造 Fisker 品牌電動車產品,預計 2023 年第 4 季量產。

鴻海和 Fisker 雙方初步規劃透過 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專案,共同開發全新級距車輛產品,預計今年第 2 季底前完成協商溝通,並正式簽署合作夥伴協議。

Fisker 新款車,從概念到量產預計只要 24 個月

Fisker 新款電動車預計 2023 年第 4 季開始進入量產,雙方合作產品將是繼 2022 年第 4 季 Fisker 推出 Ocean SUV 後,Fisker 品牌的第 2 款電動車;雙方規劃年產量將超過 25 萬輛,目標市場包括北美洲、歐洲、中國大陸和印度。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指出,鴻海進入電動車產業,代表資通訊產業的新勢力。未來電動車時代是「得三電系統得天下」。作為資通訊產業代表,劉揚偉認為鴻海進軍電動車有 2 個優勢,首先是上下游供應鏈管理經驗,再者是過去 40 多年來累積的電子工程能力及硬軟整合能力。

劉揚偉指出,Fisker 新款量產車,從概念到量產預計只要花 24 個月時程,比傳統造車需要的時間減少一半以上。

鴻海集團積極布局電動車領域,是「3+3」發展策略的目標展產業之一,去年鴻海與台灣裕隆集團合資成立鴻華先進,推動 MIH 電動車平台聯盟,今年初也陸續與中國大陸拜騰、吉利等品牌車廠建立商業合作。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鴻海攜Fisker打造電動車 估2023年第4季量產〉。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協助特斯拉登上全球電動車寶座,這位不離不棄的台廠夥伴是誰呢?
【專訪】台達如何「深蹲」電動車事業?從這 3 顆「種子」開始滋長
Audi、保時捷同聲高喊「感謝特斯拉」,電動車競賽進入下半場激烈戰局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