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行政命令,與盟邦關鍵供應鏈密切合作,Photo by Gage Skidmore
美國總統拜登 25 日簽署行政命令,強化美國關鍵產業供應鏈,並將與「具共同價值觀盟友」密切合作。
日前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拜登最快將於本月內簽署行政命令,與台灣、日本、韓國等國家合作,加速建立「沒有中國」(China-free)的半導體和其他具有戰略意義產品的科技供應鏈。
根據《中央社》報導,25 日拜登簽署的命令就指出,美國必須擁有具有彈性、多樣化以及安全的供應鏈,確保經濟繁榮與國家安全,將透過「與具有相同價值觀」的盟友在供應鏈上密切合作,促進集體經濟與國家安全,並且增強因應國際災難、緊急情勢的能力。
未來 100 天內完成供應鏈檢討
該行政命令將由總統經濟國安事務助理與經濟政策助理負責統籌,並將在未來 100 天內完成供應鏈檢討,找出「供應鏈的漏洞」並提出報告。這些漏洞指的是那些可能造成關鍵物品短缺的因素,例如車用晶片、電動車電池、醫療物資等。
《CNN》指出,由於半導體晶片的短缺,美國汽車製造商已經減緩了生產速度,這是由於這些晶片主要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外進行生產,COVID-19 大流行也暴露了美國在危機中製造醫療設備的脆弱性。
針對半導體、電動車電池、醫療物資、稀土進行檢討
這一針對供應鏈的檢討將針對四大產業,包括半導體(電腦晶片)、大容量電池(如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電池)、藥品或醫療物資,以及從先進武器會使用到的稀土,此次對供應鏈的檢討,目的就是為了使美國擺脫現在面臨的關鍵物品「短缺局面」。
儘管這份報告並沒有提及中國,但美國官員們認為,美國現在面臨的供應鏈問題,就是戰略競爭對手國家正試圖利用「對供應鏈的控制權」來與美國抗衡。
中共傾黨之力達成技術自給自足,讓美國警覺打造「乾淨供應鏈」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預估,在政府的大力補貼下,中國將 2030 年時占據全球半導體供應 24% 的市占率,這數字比現在台積電擁有的 22% 佔比更高;另一方面,「稀土」也是中國經常以禁運等手段來制裁他國的「王牌」。
日前,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辦了美日高科技供應鏈安全合作線上會議,會中探討中國第 14 個五年計畫(十四五)以及中國技術自給自足戰略,對於全球供應鏈的影響。
中國第 14 個五年計畫聚焦「雙循環」以及「科技自立」。所謂雙循環,指的是以中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達到國內國際雙循環,因此中國將強化擴大內需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自中美科技戰開打以來,中國在「關鍵核心技術」上的弱點暴露無遺,例如華為在美國禁令下就遭受了重大打擊。面對美國的科技防堵,「技術獨立」對中國越來越重要,因此十四五的另一目標,就是達到中國在科技上的自立自強。
CSIS 專家 Jude Blanchette 分析,北京當局知道其國內市場的規模優勢不僅是國內生產力、經濟繁榮的來源,而且也是至關重要的地緣政治工具。國內,中國實際上正靠著技術與科技來解決大部分的國內問題,無論是生產力或者人口等挑戰;而在中國外部,該國也正面臨具有敵意的國際環境,因此十四五將透過「雙循環」與「技術自給自足」等戰略將經濟中心向內轉,並且加速達成中國的科技自主。
川普政府在 2020 年時從華為禁令開始,一步步試圖打造出(沒有中國因素的)「乾淨網路」,現在拜登政府會如何接手,讓美國供應鏈也成為「與美國共享相同價值觀」的乾淨供應鏈,全世界都在看。
參考資料:Nikkei Asia、日刊工業新聞、Fortune、中央社、CNN
延伸閱讀
【新·海底護國神山】一張地圖摸透全球海底電纜:台灣變成 Google、 臉書的指定連結點
美 FCC 通過華為、中興通訊設備禁用清單!順便展開「踢走中國電信」計畫
【踢走中國就是乾淨】美國宣布「乾淨網路」計畫!App 商店、電信商、雲端全面大掃除,連海底電纜都不放過
【台灣早就超前部署】美國排擠中國、拉攏全球打造的乾淨 5G 網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