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發生下面幾個狀況:容易陷入拖延症地獄、覺得自己的個性好像特別容易造成拖延、常常想用意志力來克服拖延症,雖然好像有時候成功,但也常常會失敗。

如果有,那番茄工作法是一個很適合你的方式,它以能顯著改善容易分心拖延的工作方式而為人所知,也因為唐鳳曾公開表示喜歡這種時間管理方式而紅極一時。

早就看過關於番茄工作法的資料了?那你更要往下看

許多人可能會問:早就在網路文章或是書上聽過這個方法,但為什麼實行起來卻還是常常會失敗?因為多數網路上的內容都沒有真正了解番茄工作法的底層原理,今天這篇文章會帶你開始,完整解析你真正無法擺脫拖延習慣的原因與解決方式。

延伸閱讀:為什麼工作多到爆炸卻什麼都不想做?因為你「害怕失敗」

人類大腦中有各式各樣的機制,因為一些特定的刺激,而分泌會讓我們感覺愉悅、生氣、焦慮等感受的化學物質,其中「短期獎勵回饋」非常容易被激發,例如美味的食物、與友好的親友社交,或是打一場精彩的遊戲,這些行為會立即讓大腦釋放帶來愉悅感的物質,藉此獎勵我們去做會帶來愉悅的行為,同時遠離那些需要消耗精力或勞力的苦差事,但多巴胺是短期的,刺激一但消失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常常會為了追求短暫快樂而放棄許多給自己的約束。

雖然大腦這樣做,最原始的用意是為了增加我們在野外時的存活率,但到了現代,就成了多數人喜歡將事情拖到最後一刻的壞毛病。因此拖延症並非全然是自制力不夠,而是我們多數人都無法抗拒大腦給你的反饋機制。

「分心」是人類保護自己的原始機制

分心其實是一非常正常的狀態,這跟大腦原始生理構造有關,原始野生動物在荒郊野外時,必須隨時關注周圍動靜聲響,才能避免被捕食,所以大腦會分配出很大一部分腦力在外界環境中隨時保持警覺,才能保護自己。因此分心是非常正常,且難以與之對抗的現象。

另外,焦慮和恐懼感也會造成拖延症,人們對於「想到自己要執行任務」的恐懼感非常具體,且會產生記憶性。其實常常在你還來不及感覺到恐懼之前,身體可能就已經對這件事情有所抗拒。

既然如此,大腦當中難道沒有一個可以和這些本能抗衡、讓我們能專注又理性地做正事的系統嗎?其實有,這套系統在腦中是相對較後期才進化出來,他的運作速率比較慢,分泌出的物質影響也沒有多巴胺來得強烈,所以需要更有意識地去執行,刻意地讓大腦去開啟這套機制。

若把上面的狀態融合到一個情景當中,你或許會更好理解,當你正面對一份截止日還有三天的企劃案時,以下這會是你的大腦引導出來的狀態:

你想到「正在絞盡腦汁想破頭很痛苦的那個自己」並對這件事產生恐懼感,試圖開始執行卻一直被其他瑣事吸引分心,然後再被獎勵機制控制,開始去做那些開心但與企劃案無關的事情,最後一整天到了尾聲,你因為企劃案進度卻不如預期而懊悔。

既然拖延症是無法與之直接抗衡的人類弱點,而番茄工作法的底層原理,就是反過來利用這些生理機制,創造一個適合大腦專注工作的環境與條件。

用番茄工作法創造讓大腦開心的成就感!

例如:若我們能先讓恐懼的焦點放在「沒有做好工作被主管罵」,就能成功督促自己坐到書桌前開啟文件,然後再用番茄工作法把時間與工作項目切成小單位目標。用小單位的成就來激發獎勵機制,刻意營造出高效能的大腦喜歡的氣氛。

網路以及市面上都已經有很多解釋番茄工作法的詳細步驟與做法。但是在此之前,建議可以先讓自己處在更適合執行番茄工作法的狀態,因為番茄工作法是讓身體與大腦能夠高效運作的方式,如果你希望使用番茄工作法時,效率可以更高,更顯著,那麼建議以下2 點必須做到。

1. 維持適度運動:如果你沒有運動習慣,可以用快走 15 分鐘,或是騎 20 分鐘的自行車等不會太累的低強度活動來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幫助提升大腦能力。

2. 控制食用精製醣:吃太撐、或是攝取過多含糖飲料、甜食與餅乾點心這種精緻醣可能大腦變得遲鈍,若希望接下來的精神狀態良好,那就盡量避免吃這些食物。

小總結一下

過去人類大腦為了在野外環境生存,演化出幾項即時反饋的機制,包含獎勵機制、分心、恐懼等,到了現代則這些都可能是造成拖延症的因素。但人類亦有理性的大腦機制,只是啟動與作用時間較長,且需要主動刻意地去開啟。而番茄工作法就是反過來利用這些機制,讓我們順利進入高效的工作狀態。最後,適度的運動與精製醣攝取的控制則能提高進入高效工作狀態的成功率。

好了,祝各位的工作效率都能大爆表

你可能會有興趣

番茄鐘不夠強!工程師研發「69 工作技術」,狂寫 8 小時程式也不覺得累

【學校沒教的工作思維】為何獲使用者「一致好評」的 App,卻以失敗收場?

【當科技解放了你的課表】通往職場的虛擬教室現身!用「無限學習法」找到理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