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Business Digest 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商業事件簿】WhatsApp創辦人曾放棄8.5億美元,跳船後夥Signal對抗朱克伯格〉。)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社群媒體 Facebook 蒐集用戶資料的新聞已不是新消息,早前被其收購的通訊軟體 WhatsApp 更新隱私政策,宣布用戶資料將與臉書共享,使大量用戶轉向使用另一加密軟體 Signal。深究三軟體背後的恩怨情仇,原來 WhatsApp 的創辦人正是因為不滿臉書政策,才離開 WhatsApp,開發 Signal,臉書蒐集用戶資料的商業模式還會再引起多少怨言?(責任編輯:賴佩萱)
早前 WhatsApp 推新政策,當中將會強制與 Facebook 共享資訊。相關政策令用戶不滿,加上 Tesla 行政總裁在 Twitter 上推薦使用 Signal,導致 WhatsApp 用戶紛紛大遷移,Signal 的下載量更暴增 4200%。
WhatsApp 創辦人不滿臉書蒐集用戶資料,憤而創立 Signal
但原來 Signal 與 WhatsApp 之間都有段故事,這就要從 WhatsApp 共同創辦人 Brian Acton 講起。
Brian Acton 與 WhatsApp 的另一位創辦人 Jan Koum,早年都是 Yahoo 的工程師,負責網路安全測試。在 2007 年,兩人共同從 Yahoo 離開,因為他們認為 Yahoo 透過收集、分享用戶資料給廣告主,再進行目標投放的方式太過俗氣。2009 年,兩人共同研發訊息提供點對點加密的服務的 WhatsApp,並堅持無廣告。
2014 年,Facebook 以驚人的 190 億美元收購 WhatsApp。當時,Facebook 創辦人祖克伯在收購時承諾 WhatsApp,不會將廣告事業強加入 WhatsApp,並保有獨立運作空間。不過從 2016 年中,Facebook 出爾反爾,開始從 WhatsApp 中獲取用戶的電話號碼及其他資料。
隨著時間越長,Brian 開始發現 Facebook 的理念與自己的很不相同,直至 2017 年,他果斷放棄 8.5 億美元,決心離開 WhatsApp,因為當時收購條款是 4 年內不得離開。
臉書到底多愛錢?許多人接連因與祖克伯理念不合離職
2018年,跳船後的 Brian,與 Marlinspike 共同成立了非謀利的 Signal Foundation,同時投資 5000 萬美元在 Signal。於此同時,WhatsApp 另一位創辦人 Koum 也因難以忍受 Facebook 出賣用戶隱私而辭職。
當兩位 WhatsApp 的創辦人離開後,Facebook 開始充分展示自己的「原意」,在 2019 年 7 月,給 WhatsApp 用戶有選擇地選擇不是否與 Facebook 分享資訊。但在最新的政策中,強制要求用戶同意新條款,否則使用權將會受到影響。
Brian 當初是因為看到 iPhone 的出現,才決心研發免費、無廣告、尊重客戶私隱的通訊軟體 WhatsApp,但是後來卻被 Facebook 逐漸商業化。Brian 在接受訪問時曾說:「Facebook不是壞人,只是一個很好的生意人。」
(本文經合作夥伴 Business Digest 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商業事件簿】WhatsApp創辦人曾放棄8.5億美元,跳船後夥Signal對抗朱克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