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の事業經營學】從瀕臨破產到成為全球首富,馬斯克親自分享成功 6 大法則

電動車巨擘特斯拉在上週五(1 月 8 日)市值突破 8,000 億美元,超越了 Facebook,其創辦人馬斯克身價跟著水漲船高,超越亞馬遜的貝佐斯,成為全球首富。

對此,馬斯克推文僅回覆了六個字「How strange…Well, back to work…」(好奇怪喔,繼續工作吧!)

這似乎是對成為世界首富的一種謙虛反應。過去十年,沒有人的竄升比現年僅 49 歲的馬斯克還傳奇了,這位出生南非的工程師,對於他的商業成功,有哪些建言可讓我們細細思考?《BBC》記者 Justin Rowlatt 回憶起 2014 年他和馬斯克的訪談,馬斯克與 Rowlatt 分享了他對成功的定義與想法。

1. 事業無關金錢

股價飛漲、身價飆高…馬斯克認為,任何與金錢相關的事都不要看得太重,因為他確切地知道當財富與金融、股票市場掛勾,一切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動。

曾經的瀕臨破產,和現在的突破 8000 億美元,馬斯克對於錢財似乎看得比誰都還輕。

「我只是在特斯拉、SpaceX 和 SolarCity 有表決權,是市場賦予了價值。」馬斯克本人其實不反對追求財富,他說:「如果是以正規的方式且基於良知道德的情況下取得財富,我是認同的」。

但他同時也表示,財富並不是他前進的動力。在特斯拉市值飆升的情況下,他大可做更多的收購,買下其他競爭對手,搶下更多市佔來賺更多錢,但他似乎不想以「有錢人」的身分過生活,因為他還有更崇高的理想。

2. 追求你的理想與熱情

馬斯克的人生理想,你或許也猜到了——在火星建立基地。

馬斯克認為,如果這個項目會耗費他終身積累的財富,他也心甘情願。他告訴 BBC 記者:「我想要未來變得更好…我想要讓一些創新的、令人激動的事情發生,讓生活變得更好。」

SpaceX 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馬斯克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成立這家公司,是因為他對美國的太空發展感到失望,覺得他們的野心不夠大。「我一直期待人類可以衝出地球,在火星、月球建立基地,在這些星球間,有軌道可以執行飛行的航班」,他說。

對於理想的追尋,意志固然重要,但馬斯克認為,「方法」同等關鍵,因為當他開始推進這些計畫時,他發現研發太空技術的價格根本天價,於是他的「火箭回收再利用」因運而生。

而支持這份理想持續推進的動力,當然就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他對於「解決技術問題」的渴望,也正是由於這份克服障礙的成就感,讓他即使工作超時、瀕臨破產,也會想辦法解決。

3. 不要害怕「做夢」

你或許認為馬斯克是狂人,才會有那麼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像是他想改變汽車產業、殖民火星、在真空隧道中建造超快列車、把 AI 晶片植入人腦,這些一般人乍聽之下,是很大膽「想像」,可能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對未來的幻想,但他卻一步步慢慢地實踐。

他指出,大多數公司的問題在於「野心太低」。「假如你是一間大公司的 CEO,你想要的只是循序漸進的進步,結果花費的時間超出預期,成效也不是太好,這樣沒人會責怪你,你也大可以將錯歸在其他人身上;但如果你很大膽,想要執行一個突破性的改革,結果失敗了,這樣絕對唯你是問」。

馬斯克認為,「害怕」就是許多大公司聚焦在既有產品的微型改造,而非開創出全新、突破性東西的原因。

4. 做好承擔風險的準備

當然,具備雄心壯志也要有面臨失敗的準備。

這一點馬斯克應該可以說是很實際的例子。截至 2002 年,他賣掉了自己前兩家公司 Zip2 和 PayPal 的股份。他當時不過 30 出頭,銀行裡有近2億美元存款,他向記者說,自己當時的計劃是把一半財產用於商業,保留另一半。

但事與願違,之後他的幾家新公司面臨各種創業初期的困難,像是 SpaceX 前三次發射都以失敗告終,特斯拉也接連碰上各種生產、供應鏈和設計的問題,之後更面臨金融海嘯的挑戰。

當時,馬斯克面臨了一個棘手的選擇,「我可以留住金錢,然後這些公司絶對活不下去,或者把我剩下的錢投進來,說不定還有一線機會。」

他選擇了後者。面對破產的可能性,他逼不得以向朋友借錢維持生計,也要把事業撐下去。

5. 忽略所有批評

這點對於每個人應該都很難做到,我們很難不去在乎別人的眼光與對自己的評論。

在事業低谷時,很多人坐看特斯拉笑話,等著看特斯拉倒閉。馬斯克對記者坦言,他創辦 SpaceX 和特斯拉時並不認為這兩家公司會賺錢,但他忽略了那些末日預言,仍然繼續向前推進。

為什麼呢?這邊或許可以扣回第一點,馬斯克的目標與成就感並不來自於賺了多少錢,而在於解決了多少問題,他並不擔心別人會因為他的巨額債務覺得他傻,他只在乎他能否實踐理想。

而現階段市場似乎也漸漸認同他在做的事。SpaceX 改變了太空飛行的經濟學,去年他的 Crew Dragon 成功將六名太空人送上了國際太空站,成了繼 2011 年 NASA 太空船退役後,美國再次送太空人上太空的任務。

去年 10 月,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對 SpaceX 做出了 1000 億美元的估值。

6. 忙碌之於也要「享受」生活

據傳馬斯克是個出了名的工作狂,他曾為了讓特斯拉 Model 3 的生產正常運轉,每周工作 120 個小時,甚至睡在辦公室。

這或許和他平常在公開場合發表的言論、在社群媒體上的發言形象有點衝突。從這些發言和回應看來,馬斯克還蠻做自己的。

過去他曾因為誹謗訴訟、直播時吸大麻、引發了一些爭議。2018 年,他在 Twitter 上宣佈將特斯拉私有化的計畫,接著他捲入了與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的麻煩;去年當新冠疫情迫使特斯拉停止在舊金山灣區工廠的生產時,他還成了新冠封鎖措施的強烈反對者。

他在 Twitter 上稱病毒帶來的恐慌是「愚蠢的」、居家隔離是「強制監禁」,認為這些做法是「法西斯」;去年夏天,他宣佈計劃賣掉自己所有的有形財產,說財產是「負擔」;之後,他在推特上向全世界宣佈,他給剛出生的兒子命名為「X Æ A-12 Musk」。

馬斯克看來偏激、好笑的言論,雖然讓人覺得他很鬧,但或許引發大眾對他的討論、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等,就是他在生活中找樂子、釋放工作壓力的方法之一。

參考資料

BBC》、《Inc.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看更多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