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爾電子亞太區副總裁暨惠通科技總經理陳錦隆
工業 4.0 智慧製造時代來臨,許多製造業者都開始嘗試從自動化邁向智慧化,但最常遇到的困難常常在於工廠過去採用的系統與機具是封閉系統,且不同機台之間使用的是不同通訊協定的 OT(營運),無法順利與 IT(資訊)系統串連,阻礙了數據的傳輸,無法順利踏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
對此,北爾電子與惠通科技透過結合兩家公司的技術強項,打造出能夠無縫連接 OT 與 IT 系統的邊緣解決方案,讓生產線上的底層數據能快速傳送到所需的層級,不論是與 MES/ERP 系統的串接,還是雲端大數據分析都可輕鬆達成,解決了製造業者部署 IIoT 的痛點。
整合資源,建構工業數據「快速上雲」的全面性技術
北爾電子亞太區副總裁暨惠通科技總經理陳錦隆表示,北爾電子長年深耕自動化領域,專精於數據的收集、顯示、分析與控制。而惠通科技則擁有工業網通設備專長,雙方的合作互補,恰巧吻合了 IIoT 需求,兩者便開始攜手建構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北爾電子和惠通科技是母公司北爾集團旗下的兩家子公司。北爾集團於 2010年就已收購惠通,但一直是各自運作,並未進一步整合。
「隨著工業 4.0 的發展,現在的產業態勢已與十年前完全不同。因此,集團去年啟動了長期策略規劃,藉由全面整合北爾電子、惠通科技、以及另一家子公司 Westermo 的資源與強項,期望能共同研發出差異化產品,強化市場定位與利基。」
這三家子公司在工業網通與數據處理方面都各有所長,其中 Westermo 專注於鐵道交通應用,而北爾和惠通則是鎖定能源、製造、基礎建設以及船舶海運等四大垂直市場。
北爾和惠通將共同開發的產品最大優勢是,過去製造數據的收集、顯示和傳輸需採用 2~3 家廠商的方案才能達成,但透過整合為單一產品,讓業者能把需要的數據快速傳輸到所需的層級,再連結應用程式與雲端服務。
陳錦隆解釋,在消費或零售等商業環境中,由於 IT 建置成熟,資料收集傳輸容易,因此大數據、IoT 等相關應用相對容易。但觀察現今的製造業,即使工業 4.0 已成為熱門議題,但真正應用卻還看不到。主要問題在於,工業設備採用封閉系統,數據必須從感應器、PLC、SCADA 一層層往上走。但現今工業應用需求已經改變,客戶的需求是數據能夠快速上雲,不再透過層層傳輸。
「這是北爾和惠通攜手合作的獨家利基,北爾擁有超過400種的工業用通訊驅動程式,結合惠通的網通設備,可以說 95% 的設備只需 plug-in,數據路徑就暢通了!」他強調。

北爾電子亞太區副總裁暨惠通科技總經理陳錦隆
目標導向,協助客戶釐清需求,加速數位轉型腳步
陳錦隆認為,因為目前 IIoT 的應用面太過廣泛,容易發散,故客戶往往對自己的需求都還不確定,更無從制訂明確的方向。因此,他會提醒客戶先回到基本面,釐清自身需要的應用與功能是什麼,再以此角度出發,協助客戶滿足其需求。
北爾和惠通的結合,便是讓客戶先實現 IIoT 的第一個要件 「 數據上雲」,再沿著此路徑一步步達成智慧製造目標。在做法上,除了提供串聯 OT/IT 的邊緣解決方案之外,北爾還將廣邀資訊業、雲端服務商、以及製造業夥伴共同結盟,擴大應用與服務範疇。
隨著邊緣解決方案的成熟與落實,以及現有分歧的邊緣平台可望在一兩年內達成共識,將帶動工控觀念的全新變革。因此他樂觀看待製造業的數位轉型將於近期內快速成長,未來的工廠樣貌也會大大不同。北爾集團將持續其策略方向,以差異化方案助力業者實現工業 4.0 目標。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