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Airbnb:最坎坷的獨角獸在掌聲中上市〉。)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2019 年 Uber、Lyft、Pinterest 和 Zoom 等新創獨角獸相繼 IPO,這些企業即使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市值仍居高不下,然而分析師觀察到投資人已不像 1990年代般瘋狂,從 IPO後的表現可以看出,大家正在規避不斷賠錢的科技股。
面臨去年的慘況,今年又遭逢新冠疫情,此篇文章將分析 Airbnb 如何挺過上市前的黑暗時期,甚至在經歷內部裁員後,仍獲得良心企業的美名。(責任編輯:何泰霖)
一個月前,Airbnb 正式提交招股書。在當天的遠距全員大會上,三個創始人回憶起創業經歷,CEO Brian Chesky 幾近落淚。
「Brian,你還記得 13 年前的夜晚嗎,當我飛到舊金山來到你的出租屋,聽你在沙發上激動的說,也許我應該搬過來住並一起搞點什麼。當時我們誰會想到會走到現在。」創始人之一的 Joe Gebbia 說。他回憶起 11 年前,三人到處融資,到處碰壁,多次啟動項目卻多次失敗時,曾經在拉斯維加斯看到一座漂亮的辦公大樓。「我們當時簡直太羨慕了,當時只希望以後我們也能有這麼好的辦公地點。」
而美國時間 12 月 10 日(四), Airbnb 擁有的早已不只是漂亮的辦公大樓,還有公開交易首日就暴漲的股價,以及在全球獨角獸公司群體中,更難能可貴的從危機中存活下來並完成盈利救贖的經歷。
連 Airbnb CEO 都驚訝!上市股價從單股 30 美金飆升至 144 美金
12 月 10 日, Airbnb 股價開盤直接飆升到 146 美金/股,比 IPO 發行價 68 美金翻倍還多。公司目前稀釋後市值超越千億美金。其上市後代號為 ABNB 。
發行日當日,股價最高飆升到 164 美金。交易首日收盤價略有下跌,收於 144 美金/股。
而半年前,意外經歷新冠疫情、被迫裁員時,Airbnb 的股價估測僅為 30 美金/股,甚至不得不借貸 10 億美金維持生計。
「這個數字我也是第一次聽到。」Airbnb CEO Brian Chesky 在今天公開交易前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股價可能翻倍到 139 美金對他來說也非常意外。
「嗯,那是,那是,我,當我們,在今年 4 月融資的時候,你知道的,那是一筆金融借貸。當時他們給我的價格是 30 美金一股。所以,我,我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 在接受採訪時,Brian 罕見地開始結巴。
生不逢時的 Airbnb 如何挺過上市前的黑暗時期?
回憶起過去一年艱難上市的過程, Brian 不禁發出感嘆。
如果說前兩天 Doordash 的上市顯得「生而逢時」,那 Airbnb 的狀況正相反。
去年在 Uber、Lyft、Pinterest 和 Zoom 那一波獨角獸上市後, Airbnb 首次對外表示已經有上市計劃。不過,由於各種原因, Airbnb 最終延後了上市計劃。糟糕的是,今年遇上新冠疫情, Airbnb 的租房業務受到巨大打擊,不得不再次延後上市計劃。
在今年疫情最嚴重的第二季中, Airbnb 允許用戶大量取消訂單獲得用戶好感。但這對於 Airbnb 來說是巨大的收入損失。當季收入僅為 3.378 億美金,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72% 。同樣是這個糟糕的一季, Airbnb 的虧損高達 5.75 億美金,去年同期僅為 2.97 億美金。
之後, Airbnb 不得不宣布透過裁員節流的方式「過冬」。整個大裁員過程中,有 2000 名員工在疫情期間離職,佔總員工數量的1/4。
不過,這次裁員並沒有影響 Airbnb 的品牌形象。相反的,其補償 4 個月薪水且股票照發的優渥遣散福利以及相對人性化的裁員流程讓人們對這家公司的評價頗高。
根據當時的福利,被裁員員工都可以拿到 5 月 25 日前的股票, 入職不到一年的,將按照一年來兌現。
在裁員當日,Brian 對外表示,他們不得已,在資本市場籌集了 20 億美金的資金「過冬」。
除了 10 億美金融資外,這筆「過冬」錢還包含 Airbnb 在疫情期間獲得的一筆 10 億美金借貸。但這筆包含「優先留置權」條款的高利率借貸卻對 Airbnb 並不友好。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參與借貸的 Silver Lake 和 Sixth Street 獲得的認股權證將可以以 180 億美金的估值行權,遠遠低於 3 月 Airbnb 內部估值的 260 億美金,更比 10 號上市後的市值低了 800 多億美金。
也就是這時, Brian 被告知上市單股估價為 30 美金/股。
在最糟糕的月份中, Airbnb 一度考慮過放棄一般意義上的公開交易上市,改走門檻更低的直接上市流程(Direct Listing),甚至是 SPAC(特別併購上市)。
但到今年第三季,經過一系列自救後,這家公司重新看到了「曙光」。大幅降低成本後,其再次盈利,利潤為 2.193 億美金。
Airbnb 就順勢在 8 月遞交了上市招股書。
Airbnb 對外公佈的數據顯示,在這一季中,受益於居家辦公的法規,美國本土的短程旅遊訂單量大幅回彈,佔總訂單量大約一半,而且租客的停留時間也有明顯增長。
漫長的黑夜看似終於過去, Airbnb 終於迎來讓早期員工苦熬 12 年的上市敲鐘,並且獲得了翻倍的超高開盤股價。
房東也有感!上市過程再次博得共享新創的「良心企業」美名
相對比大多數矽谷共享經濟創業公司來說, Airbnb 的良心企業名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對待員工這點上。
而這一點也在這次上市過程中得到了體現。
相對大多數上市公司為維持股價,對員工實行 180 天禁售期, Airbnb 獨樹一幟地對員工推出了非常好的拋售制度:員工可以在上市後的 7 天內,最多拋售 15% 的個人股票。
這樣算下來,哪怕之後股價下跌,每一位 Airbnb 員工也可以至少享受一部分財富自由的快樂。
至於在 Airbnb 工作的華人工程師到底能夠在上市過程中獲益多少,矽谷著名的華人工程師論壇「一畝三分地」給出了範例:
一位 2019 年加入 Airbnb 的 L6 級別前端工程師,股票收益大概在 200 萬美金左右。
一位 2016 年 7 月加入 Airbnb 的 L5 級工程師,股票收益大約在 250 萬美金左右。
兩者年份相差雖遠,收益卻相差不大,除了因為工程師級別有差,很大程度在於 Airbnb 在 2015 年的 E 輪融資估值 255 億美金之後,整體估值並沒有一路走高。
除了對員工良心外, Airbnb 在這次上市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房東」也有著諸多優先入市購買的優惠政策。如果按照 IPO 價格 68 美金購入,單日股票收益可以說相當可觀。相對比 Uber 、 Doordash 等上市公司上市,讓司機、外送員毫無參與感,Airbnb 又贏得了一大波好感。
2016 年開始就在 Airbnb 上做短租房東的 Travis Schurr ,在 Airbnb 上市前獲得提前購買資格,以 68 美金的 IPO 價格「無腦」購入最大額度 200 股。今天上市後,他的單日獲益高達 15000 美金。
不過,大部分盯著大盤準備入市「撈一把」的股民卻在今日上市過程中難以獲得收益。公開交易開始時,股價就已經攀升到 146 美金,最終以 144 美金收盤。
一隻難得盈利過的獨角獸將面臨的挑戰
相比 Uber、Lyft 等共享經濟獨角獸上市一年後仍然無法盈利, Airbnb 則在疫情前有著不錯的收入甚至是偶爾盈利的記錄。
2017 年, Airbnb 收入 26 億美金,實現了其首次年度盈利,盈利額為 9300 萬美金。
2018 年, Airbnb 收入 38 億美金,實現了連續第二年盈利。具體盈利數字並未對外公開。
但由於高漲的開支,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Airbnb 在前三個季度虧損 3.2 億美金。
2020 年遭遇疫情,前兩季大幅度虧損。但到了第三季,經過縮減開支和裁員,公司再次實現季度盈利,盈利金額超過 2 億美金。
當一些分析師分外看好 Airbnb ,另外一批人卻對它的未來有著擔憂,其中最大的擔憂來自於新冠疫情。
相對於今年年初,大部分人預判疫情可能影響一兩個月,到目前看起來無休無止的蔓延。只要疫情無法結束, Airbnb 很可能就很難從困難中得到喘息。
不過,大多數華爾街分析師認為,一旦疫情結束,它未來的發展還是非常被看好的。
在疫情的極端環境下完成自救,以及過程中體現出的「良心」,都讓 Airbnb 的上市不像其他幾個共享經濟明星那樣被批評質疑包圍,但這些掌聲最終會逐漸退去,到時候能否在資本市場繼續受到熱捧,還是要看 Airbnb 真正的經營能力,它的路才剛剛開始。
(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Airbnb:最坎坷的獨角獸在掌聲中上市〉。首圖來源:Pixabay)
你可能有興趣
【來自矽谷 CEO 的暖心裁員法】Airbnb 大裁 25% 員工,但提供員工最有人權的完整補償
【旅遊業谷底回彈?】Airbnb 預計年底 IPO,新的商業策略能說服投資人嗎?
【武漢肺炎下的經營挑戰】屋主、旅客都不能得罪,Airbnb 面對疫情退款的應對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