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ntonio Janeski on Unsplash

2020 年發生了許多天災人禍,而多數企業在面對如此動盪、未知的大環境下,會選擇採取保守策略以維持組織營運。

不過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有企業家積極擁抱創新,將「社會影響力」融入自己的企業目標中。今年,外媒整理了 5 家新創公司與企業,透過創新商業模式,將企業影響力擴大至整體社會—包含今年最嚴重的肺炎疫情,為企業所在的產業、社區、自然環境、甚至整體社會帶來助益。

新創 Aclima 檢測空氣品質,對抗全球暖化與疫情

由於氣候變遷影響,今年加州大火特別嚴重,再加上空氣傳播的新冠疫情肆虐,美國的空氣品質相當值得堪憂,而舊金山一家分析空氣品質的新創公司 Aclima 就找出一條新穎的營運模式。

Aclima 整合了自有資源,包含車子、Google 街景 app 以及空氣檢測儀器等,並雇用當地弱勢族群,實際走訪社區中的各個角落進行空氣品質量測。此外,Aclima 不只檢查空氣污染物,更檢查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跟甲烷。

這樣高密集的社區數據資料可以幫助研究學者與政府了解「哪些地區空氣污染最嚴重」,並找出可以改善廢氣排放、保護當地居民健康的方式。此外,根據國外研究,生活在空氣品質不好的環境下更容易感染肺炎病毒,也因此空氣污染議題更受重視。

除了空氣品質監測,Aclima 更與當地組織合作,提供弱勢族群專業技能訓練與工作機會,實際幫助在地社會解決失業率問題。Aclima 也於今年成為公益企業,正式將「社會影響力」變成企業的核心目標之一,深深埋入公司組織與價值觀中。

疫情難過!Media Casue 提供非營利組織「暫時解約」減低營運壓力

在今年 3 月,美國受疫情襲擾初期,舊金山的一家數位廣告代理商 Media Cause 向它的非營利組織顧客表示,若因為疫情關係導致營運不順,Media Cause 願意與他們暫時解約,減低他們的營運壓力。

在兩週內,一半的顧客都解約了,Media Casue 也因此損失了近半的收入。但 Media Cause 不只提供暫時解約的選擇,還加碼提供顧問服務,讓客戶可以了解在疫情影響下的宣傳方式與群眾募資的方法,甚至提供每個月價值一萬美元的廣告服務給 50 個組織,免費幫這些組織進行廣告宣傳。

除了對抗疫情,Media Casue 對於種族議題也相當關注。Media Casue 不但將上述的顧問、廣告服務提供給對抗種族議題的非營利組織,更提供弱勢族群專業技能培訓與工作機會,讓他們得以進入過去以白人、男性為主的產業中工作。Media Cause 的 CEO Eric Facas 表示,Media Casue 認為美國的種族議題需要更有效地處理,若企業不從營運模式採取更重大的調整,這些問題是不會被解決的。

SAS 開源疫情數據分析模型,助醫院分配醫療資源

要控制疫情,只追蹤染疫者數量是不夠的。為降低醫療系統壓力,醫院還必須提早預測病毒傳染的途徑、可能性,以做好完善的資源分配。在 COVID-19 的數據資料出來時,許多數據公司都開始思考如何透過自己的演算法及數據分析能力提供疫情的「解決方案」。

統計分析軟體系統公司 SAS,就與醫療組織合作,創建可以處理多項變數、還能預測疫情變化的模型;此外,SAS 更將此模型分享至 Github 上,希望能加速分配醫療資源。 

(圖片來源:SAS Github 截圖)

創建模型之餘,SAS 也與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合作(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透過群眾外包、AI 人工智慧的方式,去監測亞馬遜雨林的濫伐問題,讓相關人士可以更有效掌握濫伐最嚴重區域做即時應變。SAS 的數據科學家 Elliot Inman 表示,他們曾考慮是否要將此計畫暫緩以專心對抗疫情,但公司認為疫情襲擾同時,人類還是有氣候變遷危機。

雨林砍伐監測的計畫從巴西開始,目前以拓展至秘魯和玻利維亞,已分析超過 55 萬平方公里的雨林面積。

Tasty Catering 對員工開誠布公,共體時艱之餘激盪新商機!

位在芝加哥郊區的 Tasty Catering,在疫情影響之下不但沒有開除員工,反而向員工公布公司營運數字,使公司全員都了解公司狀況。

Tasty Catering 的 CEO Kornel Grygo 表示,他們會邀請員工參加公司的決策會議,並直接詢問員工的想法。在員工了解公司狀況後,有些人自願離職、自願降薪、減少工作時數,也有人願意配合公司組織變動調職到其他部門去,與公司共體時艱。

而與員工的直接對話也激盪出更多的創新商業構想。Tasty Catering 近期便主動出擊,讓餐飲外送的司機同時擔任社區的偵查員,尋找可能需要外送食物的家戶,這樣的構想就是員工討論出來的。而 Tasty Catering 更招募當地高中生、大學生、有重罪紀錄的更生人、以及通過鴉片勒戒計劃的人員作為外送人員,提供特定族群工作機會。

Grygo 表示,他在剛上任不久就遇到疫情襲擾,使得今年營收與去年相比大跌了 80%,然而他認為,這次危機正是在考驗他的領導力與公司的組織文化,而對於公司能不能撐過這波疫情,Grygo 抱持樂觀態度。

美國大選期間,Synack 成為投票機制的守護天使

(圖片來源:Synack 官網截圖)

2020 美國大選除了有疫情干擾,假訊息、兩極化的狀況也使得投票流程變得更加複雜。資安公司 Synack 便向投開票所提供了其資安防範經驗與駭客測試能力,保障投票流程不受惡意人士干擾。

Synack 過去是提供白帽駭客資源與自動化流程的資安公司,幫助客戶找出資安弱點。而針對今年大選,Synack 便啟動「保護選舉」(Secure th Election)的計畫,幫助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廠商在選舉前找出選民註冊系統、投票系統等相關基礎設施的弱點,以即時加強防護。

由於 Synack 的協助,今年選舉並無受到惡意人士的攻擊影響。Synack 的 CEO Jay Kaplan 表示,過去選舉相關部門都不太相信白帽駭客,而本次的合作成功修復了雙方的敵意。儘管身為選舉背後的守護天使不被大眾所熟知,但 Kaplan 表示,沒有重大新聞被報導更證明他們做得很好。

近年來台灣企業都相當注重企業社會責任(CSR),然而有些企業的目的是為了洗白品牌形象、或是單純為了減稅,而這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效果相當有限。本文的 5 間企業實例,無論是在環境、衛生安全以及社會政治議題,都是相當好的參考案例。

2020 年發生了許多劇變,企業除了採取守備姿態等待風波過去,若能創新商業模式,協助解決社會問題,未來更能受到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