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因爲開放銀行、Fintech 等趨勢以及純網銀的上路,傳統金融業以高於其他產業的速度投入數位轉型,因為金融業不只面對產業內競爭,而是包括電信、大型電商都積極投入,推出與金融科技串接的服務,成為傳統金融業者另類的新興競爭者。
除了外部市場挑戰, Covid-19 也加速了零接觸經濟興起,數位金融戰場更迅速轉移到線上。如何利用雲端、AI、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開創業務新局,並且在邁向開放金融新時代的同時,同時兼顧服務創新、資安議題、法規合規成為新型態課題。
透過數據翻轉業務創新,快速推出多元金融服務
在日前國泰金控與 Amazon Web Services(AWS)共同舉辦的金融技術年會中,AWS 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指出,全世界的新創、大企業都在擁抱數位轉型的潮流;國泰金控副總經理梁明喬不吝分享國泰金控將數據分析營運化,並進而與異業結盟,共同推動跨產業、多元服務的轉型歷程。
梁明喬舉例,國泰第一步先打造集團內部共用的數據基礎建設,透過 Hadoop 分散式資料庫作為數據架構,存放客戶歷程資料,再將這些非結構性資料與交易系統資料做比對分析,接著做建模與驗證。為了滿足客戶需求,金融業需即時提供多元服務,這一切都仰賴彈性的數據分析架構來實現快速開發。
從集團內部將數據分析化為服務(Data as a Service)之後,更要將觸角伸出集團外,提供 Cathay as a Service。這是翻轉營運模式的一步,業務創新源自於此,舉例來說,國泰透過建立客戶智能全視圖(Customer single view),以視覺化來呈現客戶資訊,因為數據視覺化後才有助於前線服務與銷售人員更有效地運用,進而推出創新加值應用服務。
數位轉型無法一蹴可幾,了解客戶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創新!
企業希望透過數位轉型達到營運優化不難,但要真正做到業務創新絕不容易。考驗著企業深入解構客戶需求,再刪減不必要流程後重構淬煉新服務。
這樣的數位轉型旅程無法一蹴可幾,美國最大銀行之一 Capital One,他們早在 2015 年就宣佈公司應用程式架構改採雲端技術。他們使用了許多 AWS 服務,從開發、測試、建立和執行最關鍵的工作負載。他們甚至在 2018 年將資料中心的數量從 8 個減少到 3 個。
使用 AWS 後,他們得以發揮 DevOps 流程的敏捷度,只要短短幾週就能讓新功能及服務上線,包括全新的旗艦行動銀行 App。他們不需擔心基礎架構的管理配置與操作,工程師能更專注於及時推出滿足客戶需求的金融應用服務。這一切的部署比起傳統軟硬體系統採購更為快速且能降低整體持有成本。
業務創新兼顧合規,善用資源推動創新商業模式與產業環境
在國泰金控的金融技術年會中,AWS 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針對雲端的安全性也表示,美國聯邦政府以及日本政府等越來越多政府機關將應用搬遷上 AWS 雲端平台,足見雲端的安全性已受到肯定。而這次疫情將線下場景拉到線上環境,若企業仍用舊有 IT 技術來應戰將緩不濟急,AWS 也看到許多金融客戶對混合雲架構的需求,因此將 AWS Outposts 這一服務帶到台灣,讓客戶可以在本地機房擁有與 AWS 數據中心同樣的服務,實現在地部署,如此能夠提供客戶低延遲的服務,也能滿足在本地保留資料的需求。透過 AWS Outposts,客戶可在地端部署中使用 AWS 雲端的 AWS API、工具和硬體,得到真正一致性的混合體驗。
同樣與會的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洪偉淦也談到企業數位化管理的要點,包含雲端資料管理、稽核與資安防護。儘管透過雲端打造服務相當快速,卻也因此較容易忽略細節而出錯。對此,總經理建議可以透過業界提供的檢查工具,協助檢查雲端設定。
未來創新數位金融的發展態勢會如何影響傳統金融業者的工作模式,關鍵將在於積極思考跨界合作,才能創造出更多空間推動新的商業模式與產業生態,而政府又應在其中擔任何種角色,將是金融與數位創新相關產業工作者都需重視的關鍵課題。
你可能有興趣
- 迎接年末轉職潮,面對企業上雲現在式,工程師如何拿下隱形職涯機會?
- 宅經濟時代下如何讓商品走出去?這些掌握「用戶體驗數據」的品牌走進顧客的心!
- 「零接觸」交易當道,如何不讓顧客在「結帳」階段流失,完美達成消費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