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9 月,臺南市新營區一棟新整修完成的四層樓建築裡,匯集了 100 多人,專注聆聽成功大學張巍勳副教授關於新創思維的演說,搭配建築師李坤昇的現場空間導覽,講解在地文化地景與數位科技的結合,最後再由 321 巷藝術團隊講師帶領組員集思廣益,從科技人文藝術視角激盪不同觀點與互動,共同思考與協作。1 個月後,「贏地創新育成基地」於 10 月 19 日開始試營運,為南臺灣的 5G 新創鳴槍起跑。
發展六大領域,鏈結前瞻科技與在地特色產業
臺南市政府持續推動創新科技導入在地產業,選定時尚自主、食藥高質、5G 領先、自駕漫遊、數位轉型、智慧綠能等六大領域,鏈結前瞻科技與在地特色產業,促進產業跨域合作,讓臺南翻轉成為文化與科技首府。
「贏地創新育成基地」目前正在招募新創團隊進駐,並以永續經營思維,連結產、官、學、研等各界能量,進而建構合作網路。透過這些力量的集結,南臺灣將發展出具備在地特色的創業服務生態系,並與國際大廠接軌,落實「新創基地、贏向未來」的發展目標。

整合新創資源與成熟企業經驗,新創基地兼任「培育者」與「陪伴者」
臺南市政府經發局長陳凱凌指出,贏地創新育成基地的定位為培育與陪伴,基地也會邀請育成經理人與技術、智財等專家業師,協助新創團隊克服困境。經發局也將以一站式創業育成輔導服務贏地創新育成基地,配置專業輔導人員及駐點人員,增加創業成功率。
贏地創新育成基地的鴻圖,從日前公開活動所邀請的 NTT、AWS、經緯航太等三家重量級大廠就可看出。在活動中, NTT 利用光纖高速傳輸網路,以低延遲、大連結特性,呈現虛擬加實體、聲音加影像的內容整合與雙向互動,展現全新演出形式。AWS 代表則向新創與在地企業分享企業數位轉型趨勢與策略、探討運用雲端服務加速共同創新。
至於擅長系統整合、航拍操作及影像資料處理的經緯國際,展出了可量測體溫與噴灑酒精的機器人及可資訊播放、語音互動與智慧導航之服務型機器人,希望以贏地創新育成基地為出發點,鏈結周邊場域業者與新創公司,以服務型機器人打造智慧服務生活圈。
「1+1+1」發展策略,整合在地與國際力量
NTT、AWS 與經緯航太在現場所展示的 5G、雲端與智慧服務機器等三個面向,正是贏地創新育成基地的願景,未來贏地則將以「1+1+1」為發展策略,整合在地與國際力量。
第一個 1 是積極與全球大型 IT 廠商合作,導入最先進技術,透過國際大廠與世界交流的經驗與技術,開啟臺南市企業與新創通往世界的捷徑。
第二個 1 是結合臺南市既有的產業力量,邀請市內的隱形冠軍、上市櫃公司等成熟企業,開設企業課程,以「企業出題 新創解題」方式,讓新創團隊技術有實際落地的經驗,同時解決成熟企業的營運痛點,強化兩者之間的鏈結,達到雙贏目標。
第三個 1 是媒合臺南市的法人團體與產業及新創團隊合作,並且提供資金、技術轉移等資源協助,加速產業發展。
透過「1+1+1」策略,將可全面推動產官學研、新創的國際及在地鏈結,未來也會向中央爭取經費,擴大計畫內容,並與南方其他縣市合作,共同推動大南方計畫,打造整體新知識經濟聚落並優化生態圈。
從人才與產官學研緊密結合,將數位科技與智慧城市導入生活
臺南市向來注重知識經濟與智慧產業,並鼓勵新創發展,贏地創新育成基地的落成,將為臺南的智慧化注入活水,透過人才培育與新技術的研發,結合智慧科技之技術、場域及產業,將數位科技與智慧城市導入生活,期以科技翻轉古城,帶動產業發展,成為臺南市蛻變為智慧新都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