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雷鋒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金融科技迎來新時代!馬雲被約談一周後,馬化騰退出財付通法定代表人,騰訊回應了〉;首圖來源:Pexels。)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近期中國官方對大型金融科技產業頻頻大動作出手干預,包含螞蟻金服在上市前緊急喊卡,外傳很可能是習近平之意,而反壟斷法風暴更讓各大網路購物平台股價於雙 11 購物節期間大跌。雖然投資人風聲鶴唳,但這波風暴對騰訊的影響卻可能有限,為什麼?(責任編輯:郭俐伶)
馬雲被約談一事,已經過去了超過一周時間。
對於螞蟻集團來說,這件事成為了其 A + H 股上市計畫暫緩的序曲;而對於整個網路金融或者金融科技行業來說,它卻是一個巨大的警醒。
中國對金融科技實施全面監管的時代,已經到來。
當然,除了脫胎於阿里巴巴生態的螞蟻集團,騰訊、京東、百度等互聯網大廠也都涉足金融科技行業,它們同樣也要面臨監管。
在這一大背景下,與騰訊關係密切的財付通有了新動靜。
馬化騰退出財付通法定代表人,騰訊回應了
財付通,全稱是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11 月 9 日,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了一項工商變更。具體來說,就是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馬化騰變更為林海峰。
而對於財付通此次更換法定代表人,騰訊方面也公開回應稱:此次是基於公司管理結構優化需要做出的正常調整,在此之前須向主管機關部門提交變更申請,財付通也於 10 月獲央行批准。
作為一個支付平臺,財付通正式上線的時間是 2005 年 4 月。然而,直到 2006 年 8 月深圳市財付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才確認了財付通作為一家獨立公司的地位,2014 年,公司改為現名。
按照官方介紹,財付通是中國最早的領先支付平臺,是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專業協力的支付大型企業廠商,長期致力於為線上用戶和各類企業提供安全、便捷、專業的支付服務。
目前,財付通公司的註冊資本為 10 億元,其支付業務類型包括網路支付、銀行卡收單及跨境支付,客戶類型包括個人客戶及商戶,業務範圍覆蓋全國,當然,在網路支付層面,財付通公司最重要、也最為廣為人知的入口,則是微信支付錢包、手機 QQ 錢包。
從股權來看,財付通的大股東是深圳市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 95%。財付通的另一個股東是深圳市世紀凱旋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5%,這家公司的幾位股東都是騰訊公司創始人。
所以,財付通是由騰訊完全控制的。
另外,從實際控制權來看,馬化騰是財付通的實際控制人,其在財付通受益股份超過 54%,同時他也一直是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而此次代替馬化騰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林海峰,則是於 2010 年加入騰訊;他在財務、戰略、投資、運營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並在 2019 年騰訊公司副總裁,全面負責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的管理與發展。
總體來看,財付通的此次變動,更像是騰訊內部管理調整的範疇,與外在關係不大。
馬化騰對金融科技的態度:穩健 + 苦練內功
作為一個理工男出身的企業掌門人,馬化騰有一種骨子裡的穩健。實際上,無論是在公共場合的話語形象,還是騰訊公司實際的業務發展節奏,以及馬化騰本人在騰訊財報中的點評內容,都體現出了馬化騰本人的穩健風格。
當然,這種穩健也體現在他對金融科技的態度上。
2017 年 3 月,馬化騰在北京的一場記者會上,就曾經就金融科技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當時,有人向他提問:
在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都可能會爭奪「互聯網金融第一股」的情況下,騰訊金融未來有沒有可能會獨立分拆,進一步對接資本市場?
對此,馬化騰回應稱:
金融方面,我覺得騰訊通常用穩健的一個思路去看。因為其實金融最核心的問題是穩定和穩健,就是拼誰的命長,而不是誰在短期內跑得多快。對於騰訊的金融業務來說,我們其實一部分是在體外,比如說像投資微眾銀行,這間銀行是天然銀行牌照的,但是我們核心的業務,包括支付、包括我們的理財平臺,都是在我們體內的。
馬化騰表示,騰訊不會把相關業務全部包在一個所謂的金融集團來做,因為這些業務跟騰訊平臺的密合非常緊,沒有必要為了拆分而拆,這不是騰訊的風格,也不會操作什麼「財技」(資本運作),顯得好像這塊資產有多少錢。
馬化騰還稱,騰訊都是比較穩健地去看這個問題,就算外界有人說好像落後了,騰訊從來都不想搞這類的動作,這是騰訊的一貫思路。
當然,在金融科技層面,除了求穩,馬化騰還有另外一個認知:苦練內功。
2020 年 5 月,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馬化騰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圍繞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提出了一份《關於進一步提升我國金融科技水準 積極應對金融開放背景下國際競爭與挑戰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