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射「全球首顆 6G 衛星」說法有誤?太赫茲通訊開創者:6G 技術要 2023 年才能確定

(本文經合作夥伴 unwire.hk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國發射首枚 6G 試驗衛星 將進行太赫茲衛星通訊測試〉。)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當全世界都在談 5G 技術,期望透過其高速、低延遲的運作帶來便利生活、產業生態系整合之時,多國如美國、芬蘭、日本、韓國已開始進行前瞻 6G 的研發,而中國也不甘示弱,據稱近日發射了配載 6G 衛星的火箭, 真是如此嗎?(責任編輯:賴佩萱)

在 5G 網路開始普及之際,6G 網路技術已經在開發中。最近中國就發射了一支內有 13 個衛星的火箭,其中包括 6G 試驗衛星,將在軌道進行太赫茲衛星通訊測試。

6 日上午 11 時 19 分,中國發射的「長征六號」火箭包括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由中國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這個衛星可以進行太赫茲(Terahertz)衛星通訊,啟用後將會建立收發連接,並開始測試載荷。未來太赫茲通訊技術預計會成為 6G 網路的基礎技術之一,因此相當受到矚目。

編按:中國媒體《川觀新聞》 訪問電子科技大學通訊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通訊開創者、中國移動通訊著名專家李少謙教授,他指出這次電子科大發射的衛星搭載了多個學校科研實驗裝置,太赫茲通訊僅是其中一種,且太赫茲通訊將來要實際應用,還需要經過許多次實驗,這次僅是非常初步的實驗,和 6G 沒有絕對關係。

他認為,現在全球科學家對 6G 的研究仍處於前期需求分析、概念定義、潛在技術研究階段,預計要到 2023 年左右才能確定什麼是 6G 以及 6G 將採用什麼技術。

太赫茲是指從 300 GHz 到 3,000 GHz 之間的頻率,也被稱爲「亞毫米波」,是未來科學界希望可以開拓的通訊技術新領域,早在 2012 年就已經開始有使用太赫茲作無線數據傳送的嘗試,而未來在 6G 規格中,也可能會加入太赫茲技術,雖然有其傳送範圍細小的缺點,但除了頻譜空間大之外,傳送速度亦相當高,因此在特定環境下可以有不小的發揮空間。

(本文經合作夥伴 unwire.hk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國發射首枚 6G 試驗衛星 將進行太赫茲衛星通訊測試〉。)

你可能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