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新經濟:交通篇】台灣機車王國 2.0 大改造,數據與車聯網是關鍵核心—專訪 WeMo Scooter 創辦人吳昕霈

《TO》專訪 WeMo Scooter,這間台灣本土新創智慧機車共享服務業者大膽預測:5G 在「行」的領域所帶來的改變,將會是令所有人感受最深刻的。WeMo Scooter 創辦人兼執行長吳昕霈更指出,5G 能為整個城市交通帶來的改變,「只有共享機車才能做到!」
《TO》專訪 WeMo Scooter,這間台灣本土新創智慧機車共享服務業者大膽預測:5G 在「行」的領域所帶來的改變,將會是令所有人感受最深刻的。WeMo Scooter 創辦人兼執行長吳昕霈更指出,5G 能為整個城市交通帶來的改變,「只有共享機車才能做到!」

《TO》年度品牌活動  CONNECT  2020 正式上線!聚焦「智慧行銷」、「精準醫療」、「5G 新經濟」、「邊緣計算」4 大深度專題,邀您與百萬讀者共同關注疫後全球科技趨勢!

本文收錄於 「5G 新經濟」專題系列報導

>>> 報名 CONNECT,獲取最新專題報導上線通知 <<<

5G 在全球與台灣正式啟動,消費者已經可以購買到 5G 手機、使用 5G 網路,但距離 5G「真正改變世界」,影響日常食衣住行的那一天卻還沒有真正到來。《TO》專訪 WeMo Scooter,這間台灣本土新創智慧機車共享服務業者大膽預測:5G 在「行」的領域所帶來的改變,將會是令所有人感受最深刻的

WeMo Scooter 創辦人兼執行長吳昕霈更指出,5G 能為整個城市交通帶來的改變,「只有共享機車才能做到!」

WeMo Scooter 近幾年已經融入大台北地區以及高雄市區的街景當中,大街小巷中都能見到綠色共享機車的身影。今年 6 月,該團隊宣布完成 A 輪融資,由 AppWorks 之初創投領投,雖沒對外透露具體數字,但投資規模達到上億元新台幣。

吳昕霈如何看待 5G 將為交通與城市帶來的改變?在 5G 時代,WeMo Scooter 會有怎樣的全新進化,又會扮演何種角色?

5G 會為交通帶來什麼改變? WeMo Scooter 談發展車聯網技術的初衷:提升騎士安全

WeMo Scooter 在車聯網領域的野心並未因 COVID-19 疫情而停下,今年 9 月,其官方部落格上發表一篇文章,談及的就是 WeMo Scooter 對「5G」 以及「車聯網」的觀察與展望。

「5G 車聯網的終極形態,將會是車與車、車子與人、車子與交通設施之間將能互聯、對話,也就是『V2X』,『Vehicle-to-Everything』。」

這其中包含車對車(V2V)、車對人(V2P)、車對摩托車(V2M )等幾大類別,WeMo Scooter 在該篇文章中指出:「目前以 V2V 的發展最為成熟,若能結合各式用車應用情境,有機會讓安全用路環境大升級」。

V2V 是全球各大國際車廠都正在積極研發的技術,而台灣是機車的王國,大街小巷裡、公寓騎樓下停滿的機車,是台灣人最熟悉的風景。但是,機車畢竟是「人包鐵」,每年台灣發生大部分重大死傷的交通事故,幾乎都是機車與大型車輛的碰撞。

吳昕霈說,「以前,機車就是個機械式的交通工具,它沒有太多的『智慧』。當然有很多人在談煞車,包括碟煞、ABS 等等,但幾乎很少人去想,如何運用新的科技,提升機車騎士、城市的安全,而這就是 WeMo Scooter 關心的重點。

吳昕霈和我們談到了 V2X 技術未來的應用,「WeMo Scooter 在這裡看到了很多發展的可能性,我們想要做到的是:當使用者有一天騎著 WeMo 車輛時,如果真的要發生任何事故時,消費者可以預先知道,而車子更是已經聰明到能夠幫使用者主動排除這些事故。」

只有共享機車做得到!吳昕霈眼中的數據寶藏

吳昕霈說,「現在車子對車子沒有任何溝通,未來透過車聯網技術,就能避免這些意外發生,WeMo Scooter 未來想要做到的是:讓機車和公車透過 V2V 技術可以相互溝通」,而且這還只有共享機車才能做到,也讓 5G 的新型態交通服務與商業模式因此誕生。

只有共享機車才能辦到這件事的原因,除了一般機車並沒有車聯網技術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吳昕霈指出,「這是因為如果要開發 V2V 技術,就需要透過大量的『測試』並蒐集巨量的『數據』來執行,而只有共享機車才有這樣的本領。」

在這一大面螢幕上,可以看見 WeMo Scooter 在城市各角落的即時情況。
在這一大面螢幕上,可以看見 WeMo Scooter 在城市各角落的即時情況。

因為共享機車可以蒐集到的資訊,幾乎等同於一個智慧路燈可以蒐集到的資訊,包括交通資訊、車流、道路平整度、空氣品質、溫度,濕度、淹水與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大街小巷穿梭,因為可以做到局部的數據蒐集,而我認為這是最 powerful 的。」

也就是說,擁有了 V2X 技術的 WeMo Scooter,未來將不再只是單純的共享機車服務,而是再往前一步,提供了 5G 時代的新型態商業模式,以及「以人為本」的交通方式。

吳昕霈說,在以前沒有共享機車、沒有車聯網技術時,「騎機車」的所有風險都是由騎士自行承擔,但是當「共享機車服務」、「車隊管理系統」、「車聯網技術」的提供者——也就是當 WeMo Scooter 做為中間者出現的時候,「這原本就是要由我們來承擔的!我也認為,這是所謂的企業文化、企業責任,更是我們理念的一部分:提供消費者更安心、安全、便利的騎乘體驗。」

「我們不做的話,那麼誰來做?有了這個商業模式之後,當然就要由有信念的人來做,否則科技的進步是為了什麼呢?我們希望提供給消費者有感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就算再怎麼遙遠、難做出來,我仍認為這是 WeMo Scooter 必須盡到的責任。」

《TO》前往採訪吳昕霈的那天,是下了點小雨的午後,他說,「比如像今天下雨了,可能在南京東路雨已經停了,但在光復南路雨卻還在下。像這樣的局部資訊,對我們的消費者來說就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他如果知道前方騎車的過程中可能遇到下雨,那麼他就可以先穿雨衣,甚至透過車輛提供的資訊知道『某個路段不會下雨』,因此選擇走其它路段。」

吳昕霈說,未來 WeMo Scooter 可以做到的,就是提供消費者這樣的即時路況——他說到一半更正了說法,並非路況,而是「消費者周遭的所有情況」——藉由增加機車對整個城市的認知,蒐集各式各樣的為數據,並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知道,讓他們得以做出更好的判斷:「這就是所謂的智慧城市想要做到的核心價值:讓市民的生活品質有感提升,讓人們擁有更便利、更順暢、更安全、更高品質的交通生活。」

吳昕霈說,上述所說的的確都是未來式,但他也強調,自己口中的未來式其實並不遠,甚至「未來一到三年內就會發生」。

不過,為什麼這樣的場景,得要 5G 才能實現?WeMo Scooter 技術長 Jay 向《TO》解釋。「現在 4G 的型態也可以辦到『向騎士預警前方下雨』這件事,但 5G 會『使資料更即時』,做到每 5 秒、向 2 萬多台車輛更新一次雨況。」

Jay 指出,WeMo 車上裝的偵測器不是只有偵測雨,連其他的資訊也在蒐集,如果要每 5 秒偵測一次、一次傳送到 2 萬輛車,「佔的頻寬也不小。」

Jay 指出,現在的氣象導航,不只是要告訴機車騎士,「現在台北市下雨了,不要騎進台北」,而是「中山北路五段到六段正在下雨,請選擇其他騎行路線」。

「對騎士來說,這樣的資訊當然是『越細越好』。」而若在一個城市中同時有 2 萬多台共享車輛,資訊的即時以及準確度就會增加,Jay 解釋。

吳昕霈談 WeMo 車聯網中心目標:複製台灣經驗走向海外

在 5G 時代,「數據」將不再只從 WeMo Scooter 的「機車車輛」本身而來,如何與策略合作夥伴「共享數據」,將是 5G 時代最典型的商業合作模式。

「我們和台灣大哥大在高雄市政府合作的 PM 2.5 專案,就是由 WeMo Scooter 作為載體蒐集 PM 2.5 的資料,台灣大哥大分析完這些數據之後,再提供給高雄市政府。」

當 WeMo Scooter 在台灣擁有了豐富的營運與車輛管理經驗,下一步,就是走向海外。

吳昕霈和《TO》談及了該公司在去年 12 月成立了「車聯網中心」的目標:要將該公司在台灣成功的「電動機車聯網平台經濟」營運經驗複製到國際市場。

「車聯網中心有個很大的目的就是要出海,我們國內的軟硬體領域都正在不斷招募人才!」

WeMo Scooter 在今年 6 月正式啟動海外布局,吳昕霈向《TO》揭開這個計畫的面紗。

「我們的布局分為兩塊同時並行:在 B2B 的部分,我們提供系統、營運經驗帶到海外複製這個模式,而且不限定於機車,而是包含其他交通載具都能使用;B2C 的部分,則是我們直接去當地營運。目前海外市場,包括歐美跟亞洲區域 3-5 個城市,都正在洽談中。」

他看到的,是未來在全球的城市治理中,車輛管理、車隊管理的需求不斷提升,而如何讓人們在城市道路中以不同交通運具抵達目的地,並且對周遭狀況「隨時知情」,這兩種需求的重要程度將在未來大幅增加,「WeMo Scooter 擁有在台灣的服務經驗以及完整決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的是一套『以人為本』的軟硬整合系統。」

靠這套以人為本的系統,WeMo Sentinel、WeMo Nexus 如何串聯搭配打造台灣機車王國 2.0?

相比以前的車隊管理思維,可能只是需要知道「車子現在在哪裡」,現在 WeMo Scooter 已經做到讓機車本身擁有智慧,包括以前在媒體中出現總是以「黑盒子」作為暱稱的智慧控制盒——它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名字–— WeMo Sentinel,這也是可以「賦予機車智能」的盒子,讓穿越大街小巷的 WeMo 車輛蒐集各式各樣的資料。

而要管理這麼多的資料,吳昕霈也向《TO》介紹了 WeMo Scooter 的管理系統:WeMo Nexus,「透過 WeMo Sentinel、WeMo Nexus 的串聯與搭配,才能讓 WeMo Scooter 創造出更好的服務體驗,同時讓我們的營運更有效率。」

此外,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則是 WeMo Scooter 的「能源管理(電池)」解決方案,吳昕霈說,這是車輛電子化很重要的基礎建設,「其實就連台灣,車輛的電動化都還不算普及,電動機車在台灣還不到 100 萬輛,只占 3% 左右的市場。還有很多基礎建設還有很長的一條路,更不用說東南亞市場,而我們的 WeMo Nexus 就有包含這一塊的建置。」

吳昕霈指出,WeMo Nexus 就是這樣一整套的軟硬體解決方案,包括電動機車的基礎建設以及更重要的「數據管理」。

「共享機車什麼都可以蒐集:要蒐集影像,只要安裝兩個行車紀錄器;要蒐集溫度數據,就裝兩個溫度感測器;濕度也是同一個道理。所有的數據其實都可以蒐集,關鍵在要怎麼運用它。

而從 WeMo Scooter 營運至今累積起如此多的數據,已經可以做到相當多的應用,吳昕霈說,過去一些不好的案例,曾讓城市市民對共享單車等共享運具有負面印象,而這是 WeMo Scooter 最不願看見的,因此他們也將「數據應用」發揮在這個地方:讓 WeMo Scooter 成為城市的好夥伴,而非停車格不夠了、路況夠糟了還來亂的豬隊友。

「比如我知道某個區域只有多少機車停車位,那麼當這個區域的 WeMo 車輛比例有可能是該區域無法負荷的時候,我們就選擇在該區域打造一個自己的停車場,搶先解決可能造成的問題。這就是數據已經幫助到我們的事情。」

「數據也可以幫助我們的消費者知道,哪個區域的罰單或是交通事故比較常發生,可以預先跟消費者告知,在這個區域要還車,有很高的機率會是違停、是會收到罰單的,因此 WeMo Scooter 會在該區域請消費者證明自己沒有違停。」

「數據會告訴你,什麼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跟其他企業廠商共同合作做數據的共享,因為這才能跟騎士的食衣住行育樂生活各個層面有所結合,像先前我們說到的,避開下雨路線的例子,或者也可以指引騎士一條不會曬太陽的路線,這些對 WeMo Scooter 來說,都只是小 case,也是一定會做到的事情,我們不會因此滿足。

雖然今年因為國際市場受到疫情影響,多少耽誤了 WeMo Scooter 在海外的招募人才進度,但 WeMo Scooter 的車聯網中心和海外製造商、營運商、市政府洽談的速度,以及車聯網中心內部的研發速度卻沒有因此而停滯。

「在國內,就連四輪車廠商也很積極想要跟 WeMo Scooter 策略聯盟,做軟硬體系統的整合,但 WeMo Scooter 還是著眼在海外市場。」

車聯網中心布局速度將因 5G 上線而加速!

WeMo Scooter 目前已經是全球前五大的共享機車業者,也是台灣最大的共享機車服務,智慧停車位更已達到 1000 個,「5G 上線之後我們的布局速度會更快,而車聯網中心到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將會有重大消息發表。

「WeMo Scooter 時常會透過我們蒐集到的一些數據,透過一些小措施讓整個城市的交通狀況更加完善,但我不喜歡拿這些事情來說嘴,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整場採訪當中,吳昕霈流露出的氣質與想法不同於一般創業者,他常常說:「交通其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 WeMo Scooter 向來也不太喜歡向市場宣布一些我們原本就該做到的事情。」

吳昕霈說,今年的確因為國外疫情嚴峻,而讓原本該有的計畫有所延遲,但他也語帶神秘地說,「大家可以期待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我們帶來的好消息!」

台灣從日治時期開始走向世界機車王國的道路,未來 5G 時代,當機車擁有更多智慧,當台灣的寶貴經驗得以輸出國際、走向海外,我們能對全世界的城市交通多一點什麼想像呢?

▲ CONNECT 2020 影音專訪,看 WeMo Scooter 如何累積數據石油,為成為 AI 時代引領者做準備。

(首圖來源:TechOrange。)

《TO》品牌活動「CONNECT」線上展開跑,報名獲得一系列深度報導最新通知!

四大深度專題:智慧行銷、精準醫療、5G 新經濟、邊緣運算…… 和我們一起探索,今日新星如何創造明日趨勢!

報名 CONNECT,深度內容上線就通知你!

看更多 CONNECT 2020 深度系列報導

【5G 新經濟:餐飲篇】一台 POS 機是台灣餐飲界迎戰 5G 數據浪潮的開始嗎?— 專訪 iCHEF 共同創辦人程開佑
【5G 新經濟:技術篇】把台灣製造 DNA 植入全世界的 5G 智慧工廠—稜研科技創辦人張書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