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visual hunt)
【我們為什麼編譯這篇文章】Google 正在加緊邁向醫療市場的腳步,於 2019 年 以 21 億美元收購美國智慧穿戴裝置公司 Fitbit。Fitbit 這間公司有什麼特別之處?面對強敵環伺,要如何定位自己,打進智慧穿戴裝置的國際市場?(責任編輯:徐宇儂)
2019 科技巨頭 Google 收購美國智慧穿戴裝置公司 Fitbit,該公司提供結合智慧健康數據分析的智慧型手錶。即使面對 2020 年新冠肺炎帶來的產業全面衰對,仍然在第三季賣出 300 萬支手錶及手環的好成績,並賺進三億美金。外界都很好奇 Fitbit 如何維持市場敏銳度,以及在加入 Google 家族後,他對未來的定位與發展是什麼。《華爾街日報》專訪 Fitbit 創辦人兼 CEO James Park ,以下為讀者整理他的想法與觀點。
這位 Google 大家族的新成員是誰?
Park 並非醫療專業出身,身為一名企業家,是如何陪伴 Fitbit 轉變成為健康醫療產業的一份子?
Park 透露,當 Fitbit 剛起步時,認為健康就是意味著可以使人更活躍,他們想幫助消費者控制體重、幫助提供更好的睡眠品質,也發現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向他們大量購買 Fitbit 的裝置,因為讓員工活躍與健康,可以有效幫助節省龐大的醫療負擔與成本。
疫情讓更多人待在家裡,其實是穿戴裝置的機會
近幾年,Fitbit 提供的設備更加進步與精細,加入機器學習的技術,將這些具有趨勢的技術融合健康產業,開啟了更多的可能性。
面對新冠肺炎帶來的疫情生活,Fitbit 是以什麼方式因應來度過全球面臨蕭條的景氣?Park透露,一開始他也認為所有需求會一夕之間驟降,不過其實因為疫情導致許多人大部分時都待在家裡、甚至是想要過得更健康,反而對 Fitbit 帶來業務成長的轉機。
經歷新冠肺炎後,Fitbit 的數位業務以及高端業務有著驚人的成長,尤其 Fitbit App 的付費用戶數在今年達到了 50 萬人,超出了他們原有的預期。
新設備可用「呼吸頻率」來檢測新冠肺炎症狀
Park 表示,Fitbit 認知到人們終生都在致力於追求健康,不同於過往透過觀念僅是一款款的設備銷售,Fitbit 現在透過更具消費者健康觀念導向,讓消費者與品牌有更多不間斷互動的模式,或許頻率是每個月的、每年的,讓服務是與消費者看待健康的方向保持一致的。
Fitbit 最近也正在研發新的設備,或許可以用來檢測新冠肺炎的症狀,根據他們一項針對 10 萬名受試者的實驗中,約有 50% 的確診病患藉由 Fitbit 設備偵測呼吸頻率、心率等相關數據,在症狀浮現前一至兩天就提前預測到新冠肺炎病毒。雖然這項技術還沒有得到監管單位的批准,但是 Park 認為未來若能結合檢測技術,將會對防止疫情的傳播帶來很大的幫助。
科技大廠瓜分智慧手錶市場,Fitbit 如何不被輾壓?
蘋果的 Apple Watch 系列、三星的智慧手錶近年來皆推出許多關於健康方面的功能,面對與多科技大廠也推陳出新、瓜分健康醫療市場,Fitbit 如何面對與因應?
Park 透露,這兩間公司固然財力雄厚,但 Fitbit 的優勢在於更專注於健康與健身,而這也反映在 Fitbit 的產品線與功能之中,Fitbit 向來強化健康方面的功能、減少對一般通用功能的開發。
例如蘋果今年的 Apple Watch 推出了血氧濃度 (SpO2),他認為很有用,而 Fitbit 的產品也早已導入血氧濃度功能,甚至還可以偵測呼吸頻率、體溫感應等功能,也看得出每間公司對產品類別的定位有所不同。
Park 也認為,產品必須推陳出新,才能避免被時代淘汰,商業模式固然重要,但也要聚焦創新技術上,例如,Fitbit 擁有與感測、健康追蹤相關的專利技術就多達 500 多項,畢竟如果推出了落後於時代的產品,可能會對企業帶來相當的災難。
Google 收購後,將專注提升品牌黏著度
而 Fitbit 於 2019 年底被 Google 以 21 億美元收購,並正在受到各國監管單位的許可審查,Park 被問到 Fitbit 未來的發展,是否有可能會變成大公司的其中一個小部門而已,甚至是被改頭換面被轉型成其他方向的公司?
Park 透露,品牌塑造很重要,而 Google 培育的品牌都能夠有很好的產品力與特色,例如 YouTube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Park 相信 Fitbit 也能走上這樣的方向,因為Fitbit 這個品牌與全球數千萬的消費者很有共鳴,他相信只要能繼續提供用戶傳遞有用的價值,Fitbit 就能繼續走下去。
參考資料
《華爾街日報》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visual hunt)
你可能會有興趣
•【忙工作別忘了健康】Google 助理增「健康提醒」功能,像老媽一樣提醒你喝水、起身動一動!
• 全球第一名的醫院–Mayo Clinic 如何迎接智慧醫療?顛覆世界的「AI 醫療」全面啟動
• 跟上遠距醫療趨勢,衛福部欲鬆綁法規讓電子病歷上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