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灣經濟發展新契機!5G翻轉臺南,古都變身科技新城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提供)

即將迎接建城 400 年的臺南,不僅是富含文化底蘊的府城古都,在南科聚落成形,帶動高科技產業發展、以及臺南市政府組建「5G 臺南隊」,挹注產業數位轉型等多項因素催生下,古都正進行著最新一波的城市進化,文化與科技的兼容並蓄,將使臺南轉身成為臺灣最具特色的科技新城。

為促進南北區域的平衡發展,以「區域聚落」的概念來振興南臺灣的就業及消費,是落實此目標的重要策略。擁有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和臺南科學園區雙引擎的臺南,具備了獨特的條件,將能以新竹科學園區為典範,在南臺灣再打造另一個半導體群聚,發揮磁吸效應,並帶動周邊產業的成長。

南科聚落成形,產業迎接「共好商機」

近年來,隨著南科發展,台積電 18 廠先進製程陸續開始量產,南科現已逐漸成為與竹科齊名的發展基地。根據科技部的統計資料,今年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將從去年的 2.6 兆元,增加到 2.8 兆元,平均成長率 8%。其中,表現最好的是南科,在台積電 5 奈米廠進入量產加持下,今年成長率高達 15.7%,優於竹科的 3%、以及中科的 7.87%。

進入 5G 時代,台積電規劃把南科作為 5G 高階晶片的生產重鎮,今年已花費百億資金購入廠房,進行擴廠。伴隨其滿載的產能、高額的資本支出及研發費用,除了將帶動設備、原物料、土地的需求,同時也將推升一波新的投資,吸引化學、製程、設備、矽晶圓等中下游供應商進駐。艾司摩爾(ASML)已於今年 8 月 20 日在南科設立 EUV(極紫外光)技術培訓中心,便是最好的範例。現在,南科周邊的供應鏈生態圈已經成形,也讓南科成為南臺灣最重要之高科技人才培育基地。

過去臺南製造產業的發展是依賴「肉粽頭」帶動上下游供應鏈共好的合作模式。肉粽頭需要有「大資產」與「穩定接單」具有「技術毛利」等特色,台積電剛好具有這樣的特質。所以我們看好,未來將能帶動更多的直接與相關的業者到臺南,共享此「共好商機」。

另一方面,臺南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南科的優點在於,周邊的廣大腹地具擴編潛能;此外,南科往南可與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串聯形成產業發展雙引擎。未來,更將再往南延伸至高雄市橋頭園區,打造一條由北往南之科技廊道,不只連結南科兩大園區,也打通了南臺灣的經絡。

再加上,沙崙智慧科學城致力研究發展,搭配周邊的綠能產業園區,臺南儼然形成從研發、生產到應用的生態圈。因此,「區域聚落」帶來的加乘效應不只在高科技業、資通訊產業,衍生的效益也流向傳統產業,讓臺南的產業整體提升。

「5G 臺南隊」就位,翻轉古都科技蛻變

於此同時,臺南超前部署,與 5G 設備、技術、終端應用業者及網路骨幹佈建等 11 個單位以「TEAM WORK」方式組成「5G 臺南隊」,並積極展開「5G 垂直場域」應用技術測試,是加速臺南朝智慧科技城發展的另一項重要因素。

「5G 臺南隊」除了將協助許多深藏隱形冠軍的中小企業聚落,透過 5G 技術帶動傳產升級的需求外,也將建構「5G N79 獨立組網」研發能量,展現臺灣具備 5G 獨立製造與應用的能力。同時,臺南市未來也將成為臺灣第一個在公共領域應用 5G 技術的城市。此計畫已獲得科技部的支持,將於五年內投資 60 億元,在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及南科園區佈建基礎網路建設,加速 5G 研發,並促進臺南產學研技術與國際 5G 應用接軌。

「科技城」是臺南建城 400 年發展的新元素。傳統以來,臺南的發展素以歷史、文化、農業、傳產為主,而這次高科技產業的加入,是多年以來南臺灣產業轉型最明確的一個新浪潮。臺南將掌握此一難得契機,讓古都科技蛻變,並結合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成就臺灣經濟南北平衡的願景。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你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