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觀察〉半導體業又掀收購潮 今年潛在交易達千億美元 規模僅次 2015 年〉;首圖來源:pexels。)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今年七月 ADI 併購競爭對手 Maxim、九月輝達(Nvidia)收購安謀(Arm),上週又傳出英特爾將記憶體事業出售給 SK 海力士、超微(AMD)有意收購賽靈思,為什麼這些半導體廠紛紛在談合併?產業本身和大環境發生了什麼事?(責任編輯:賴佩萱)
今年 7 月以來,半導體產業傳出的併購案,潛在總交易規模就達到 1000 億美元;在半導體產業已高度成熟的情況下,投入新技術研發門檻高,美中貿易戰也促使非中國半導體廠加速整合,以穩固產業領先地位,使今年半導體產業再度進入併購高峰期。
半導體業再掀併購潮,有望成為併購史上規模第二大的一年
根據研調機構 IC Insights 報告指出,在 ADI 併購競爭對手 Maxim、輝達(Nvidia)收購安謀(Arm)兩大併購案催生下,今年前 9 月已成為半導體併購史上規模第二大的一年,僅次於 2015 年。
2015 年為半導體併購案的歷史高峰,當年總交易金額達到 1077 億美元,包括安華高科技(Avago)以 370 億美元合併博通(Broadcom),英特爾(Intel)以 167 億美元併購 Altera,恩智浦(NXP)以 120 億美元收購飛思卡爾(Freescale)安森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以 24 億美元收購 Fairchild,日月光以約 40 億美元收購矽品等。
而今年以來,半導體產業再度掀起新一波併購潮,ADI 以 210 億美元併購競爭對手 Maxim,輝達(Nvidia)將以 400 億美元收購安謀(Arm),英特爾將記憶體事業以 90 億美元出售給 SK 海力士,並傳出超微(AMD)有意以 300 億美元收購賽靈思(Xilinx),光是這四大半導體收購案,總交易金額就已達 1000 億美元。
5G 、中美貿易戰加速半導體產業鏈結成型
隨著 5G 時代來臨,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與車用電子產業等應用,進入另一波需求高峰,即便大廠亟欲擴大營運規模,搶食 5G 市場大餅,但在半導體產業已高度成熟的情況下,加上投入新技術研發門檻高,加速半導體產業鏈的併購與整合,成為各大廠壯大經營規模、確保專業領域市占率最有效率的途徑。
另一方面,近年來,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大環境不確定性因素高,除了供應鏈加速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分散生產基地佈局外,觀察近年來的半導體產業併購案,非中國半導體廠之間也加速整合,構築越難以撼動的技術壁壘,以穩固產業領先地位。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觀察〉半導體業又掀收購潮 今年潛在交易達千億美元 規模僅次 2015年〉;首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