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新創打造出可互動冰櫃玻璃門!】連微軟都看好的服務,實體購物如何掌握數據?

有人說,2020 是最糟糕的一年,但對 Cooler Screens 來說,COVID-19 的疫情危機反而成為營業額逆勢成長的大轉機。

成立於 2018 年的 Cooler Screens 是一家來自美國芝加哥的新創公司,主要提供的服務是將原來的零售冰櫃螢幕變成串聯物聯網(IoT)的智慧面板。

近期更完成了高達 8,000 萬美金(約合新台幣 23 億)的 C 輪融資,投資人包含微軟的創投基金 M12 、矽谷銀行以及 Verizon Ventures 等。

身為 IT 人的 Cooler Screens 創辦人 Aresn Avakian 表示,儘管 Cooler Screens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但比起 IT 經驗,如何建立品牌才是成功關鍵。

解決實體購物經驗消費偏好難掌握痛點

過去,用智慧螢幕取代單純冰櫃玻璃門的想法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是畫蛇添足,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但 Avakian 認為正因如此,更該積極取得消費者青睞。畢竟人們在線上購物前,總會或多或少做些研究、貨比三家(比起在路上一家一家店登門拜訪來得容易),而且這些數據,在網路上都可以轉化為可被追蹤的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實體購物經驗則難以精確掌握

Avakian 對此表示,Cooler Screens 的出現就是為了改變這個情況,未來消費者可以從螢幕中得知,「全素食品在哪?」、「某產品中的熱量為何?」等資訊。目前這項服務可在芝加哥約 50 家連鎖藥局 Walgreens 搶先體驗,預計未來要在美國拓展到 2500 家 Walgreens,以及加入其他合作夥伴像是 Kroger 和 GetGo。

不蒐集消費者個資,反而更提升銷量?

這項服務是否真的具有潛力?根據 Cooler Screens 的官網資訊表示,面板除了用來顯示櫃內陳列哪些商品,也可播放各式各樣的廣告內容。​有採用智慧螢幕的店面銷售額相比其他商店增長 50 – 100%,品牌業者在智慧螢幕裡投放廣告後,產品的銷售額比沒下廣告的一般店面高出 2 – 10 倍。

在未來,能否針對每位消費者提供最個人化的消費體驗,似乎成為了所有賣方的共同目標。但 Avakian 認為 Cooler Screens 與其他數位廣告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些廣告並不會蒐集消費者的個人資料(性別、年齡等)。這些數據對廣告商的價值在於,它們讓消費者能在更安全、舒適的情境中,表現自己的購物心態(編按:這可能也是為何 Cooler Screens 選擇先在連鎖藥局 Walgreens 推出的原因)

參考資料

TechCrunch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