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年前就用數學模型證明黑洞生成,89 歲牛津教授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研究看不見黑洞 英德美學者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黑洞一直是天文學家長年研究、關注的主題,由於黑洞本身不會發出任何電磁輻射,通常必須依靠間接觀測,才能找到黑洞的蹤影。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三位長年研究黑洞現象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不但提升了人類對黑洞的認知,更為宇宙探索提供了新方向。(責任編輯:賴佩萱)

諾貝爾獎委員會今天宣布,英國學者潘羅斯、德國學者根策爾及美國學者吉茲因為發現宇宙最奇異現象之一「黑洞」,獲得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

三教授因「黑洞」研究,獲頒諾貝爾物理獎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今年 89 歲的潘羅斯(Roger Penrose)利用廣義相對論證明黑洞能形成而受到表彰。

今年 68 歲的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及 55 歲的吉茲(Andrea Ghez)共同獲獎,因為他們發現「一個看不見的極大質量物體支配我們銀河系中心的恆星運行」。

潘羅斯任職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吉茲是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

根策爾則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xtraterrestrial Physics)及加州大學服務。

研究證實:黑洞是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

潘羅斯於 1965 年利用數學模型證明黑洞能形成,沒有任何東西能逃離黑洞,即使光線也不例外。他的計算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

黑洞是重型恆星受自身引力作用,塌陷形成的極高密度物體。

用世界最大的望眼鏡揭露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根策爾及吉茲自 1990 年代初期領導研究,兩人聚焦於銀河系中心名為人馬座 A*(Sagittarius A*)的區域。

兩人使用世界最大的望遠鏡發現到,一個質量非常巨大的看不見物體吸引著周圍恆星,使我們的銀河系產生獨有的漩渦。這個物體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大約 400 萬倍。

兩人特別研發出的方法,得以穿透星際氣體和星塵形成的巨大星雲,觀測銀河系中心。兩人也創造出新技術,矯正地球大氣層引發的影像扭曲。2019 年 4 月,天文學家揭露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研究成果受肯定,科學家喜獲獎

潘羅斯今天告訴記者:「今早在有點不尋常情況下聽到這個消息,這是極大榮幸及樂事,當時我是在結束淋浴聽聞此消息。」

吉茲是諾貝爾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以來第 4 位獲得物理學獎的女性。吉茲在獲獎後記者會上提及:「我希望自己能夠激勵其他年輕女性進入這個領域。」

吉茲在被問及他們的發現時表示:「第一件事是懷疑」、「當你始終必須質疑自己所見,那就有身處研究前線的感受。」

根策爾在聽到自己共同獲獎後告訴路透社電視台「宛如電影情節」。他承認自己聞訊後有點喜極而泣。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研究看不見黑洞 英德美學者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首圖來源:維基百科。)

你可能會有興趣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