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告訴你還能活多久?英國大學開發預期壽命計算機,背後用意為何?

假設給你一個 App  預測自己的壽命,你會相信嗎?

位於英國東部的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UEA)研究單位開發了一款新的程式,My Longevity。用戶可藉由輸入個人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以及所居國家經濟發展程度、個人習慣和慢性疾病,透過程式中的大數據資料庫預期用戶壽命。

編輯輸入自己的資料後,跳出了預期壽命、BMI 以及 Qrisk2,一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演算規則,Qrisk2 加入了更廣的風險因素,比原先只參考年齡、性別、收縮壓、吸菸情況及血脂質等,更多加入了 BMI、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不相信預期壽命,這個實驗能代表什麼?

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無聊,相信不會有人認為測驗結果就百分百代表真實情況。實際上也是如此,My Longevity 的預期壽命結果僅能代表人口統計中在各項變因影響下生成的平均值,不過眼尖的人可能有注意到程式中特別放進了「Area prosperity(地區發展程度)」這個選項。

自 20 世紀初以來至今,隨著醫學技術進步及公衛措施的發展下,全球預期壽命已增長 40 多歲,英國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現已超過 80 歲。

 TO 延伸閱讀【忙工作別忘了健康】Google 助理增「健康提醒」功能,像老媽一樣提醒你喝水、起身動一動!

這也就說明預期壽命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成長或居住的地方,這項變因的加入將可更有效分類不同特徵的不同人群,建立出更精準的子群,如此一來便能達到統計學提及的顯著性,增加預測準確度。

研究團隊在開發的過程中嘗試改良先前的研究,將可預期的相關疾病類目例如高膽固醇、類風溼性關節炎等一一列出,亦有潛在危險因素如長期服用特定藥物和高膽固醇等選項可勾選。

就連職業、婚姻狀態都會導致預期壽命出現差異

儘管 My Longevity 嘗試納入更多的變項,還是有不夠完善的地方,包含忽略了群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職業、婚姻狀態甚至是運動量、飲食攝取量等,這都會導致預期壽命出現差異。

所以,若您剛剛完成了測驗,對於結果感到非常滿意,請別因此對自己的健康掉以輕心,反之。

 TO 延伸閱讀【高齡社會到來】免驚!這六項「抗老神物」幫你輕鬆照顧家人健康

東安格利亞大學研究單位亦表示,最終這項計算程式也只是想鼓勵用戶們去改善個人生活方式,儘管我們認為人有理性,但更多研究指出人類的行為動機更常訴諸情感,2017 年 Richard Thaler 就以「非理性經濟學」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挑戰過去概念中強調的經濟人只在乎追求最大利益和各種理性的選擇。

我們可以說,在大家都有足夠食物、資源的情況下,每個人基於理性應該都會朝向「更健康、長壽」的方向邁進。不過從非理性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的角度解釋,就傾向解釋人們可能更容易受到社會環境、價值觀與信念而付諸行動。

想要促進一群人改變行為的另一群人普遍會犯下的一個錯誤,就是太相信人類理性,這種方法只會使那些立場原先就相近的人更堅定,並無助於溝通、改善認知不協調。一旦開發人員了解 TA 的價值觀和會採取哪些行動後,這些應用程式也將更能打中痛點。

 TO 延伸閱讀【機車族福音!】Google Maps 重返 Apple Watch,不用手機架就能輕鬆導航!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資料參考:The Conversation,首圖來源:Unsplash,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