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ARM 在 13 日同步發布新聞稿,表示 NVIDIA 將以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 兆元)的天價,從軟銀手中收購 ARM,為半導體產業史上最大的收購案。NVIDIA 與 ARM 都是半導體的重量級企業,NVIDIA 具有 GPU、AI 晶片技術,ARM 擁有晶片設計的龐大智財權,強強結盟,將提升 NVIDIA 的競爭力,加深 NVIDIA 的護城河。然而此收購引起蘋果、三星、高通等巨頭的擔憂,英國政府的疑慮,也可能因為中國政府的反對而告吹。NVIDIA 收購 ARM,有許多挑戰需要面對。
ARM:行動、雲端、物聯網時代的晶片架構王者
先來認識這起收購案的主角之一:ARM。
ARM 創立於 1990 年,總部位於英國劍橋,是半導體設計與軟體公司。在半導體產業鏈中,ARM 主司設計,藉由授權智財權,販賣軟體,以及 ARM 架構的特許使用費獲利。
而「智慧手機」是帶動 ARM 進入科技產業界中心的關鍵。智慧手機電池電量有限,需要低功耗的晶片,然而 Intel 設計,主要用於電腦的 x86 架構晶片耗電較高。相較之下,ARM 架構晶片的算力雖然較低,但是較省電,符合智慧手機的需求。因此,第一支 iPhone 使用的就是 ARM 的處理核心。
多年發展之後,ARM 架構的晶片成為蘋果與 Android 手機的標準,高通晶片也使用 ARM 核心,用於三星、Google、華為等手機。此外,ARM 架構的算力也提升,並能在執行特定任務時匹敵電腦算力。
不只是智慧手機,ARM 也在布局電腦領域。2020 年,Apple 宣布終止與 Intel 的合作,開發自家的 Mac 電腦晶片,使用的就是 ARM 的技術;微軟也調整 Windows 系統,讓它得以在 ARM 架構的晶片運作。隨著雲端發展,ARM 架構因為有低耗電的優勢,逐漸用於資料中心的晶片。低耗電也是 ARM 架構在物聯網的競爭優勢;2016 年,軟銀收購 ARM 的時候,就強調了 ARM 在物聯網時代的重要性。
NVIDIA:在 AI 時代起飛,並大力發展資料中心業務
而另一位主角 NVIDIA,創立於 1993 年,初期的主要產品為 GPU,客戶主要是遊戲玩家、設計遊戲系統的廠商、以及 3D 繪圖的使用者。除了遊戲,NVIDIA 也在開發別的業務,例如 2008 年,NVIDIA 嘗試將自己的 GPU 與 ARM 的處理器結合,打造自己的單晶片系統(SoC),開發了 Tegra 晶片,目前搭載於 Nintendo Switch 主機的核心。
但真正讓 NVIDIA 躍出檯面的是「AI」。AI 開發者發現,執行 AI 演算法時,NVIDIA GPU 的性能比 CPU 還要高,因此 NVIDIA 的 GPU 被大量使用於 AI 的運算中。NVIDIA 的市值隨之大增,從 2015 年的 123 億美元,到 2020 年九月的 3220 億美元。
雖然遊戲還是 NVIDIA 的業務重心,但資料中心業務竄升。2020 年第二季,資料中心業務的營收為 17.5 億美元,佔總體 45%,比去年同期成長 167%;此外,這也是 NVIDIA 資料中心業務營收第一次超越遊戲業務,未來仍有龐大的發展空間。
TO 相關報導:
成長幅度達 167%,NVIDIA 資料中心營收首次超越遊戲業務!
NVIDIA 收購 ARM,布局資料中心與 AI 市場
因此分析師認為,NVIDIA 收購 ARM,資料中心是關鍵原因。分析師 Mark Lipacis 說明,NVIDIA 收購 ARM,可創造 ARM 與自家 GPU 伺服器晶片和軟體的生態系,來促進自己的資料中心業務。NVIDIA 也可以整合 ARM 架構的處理器到自己的產品中,用少量成本即可提升性能,提升 NVIDIA 的競爭力。
分析師也認為,NVIDIA 可以將 ARM 的 CPU 技術與自己的 GPU 整合,進而強化在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
NVIDIA 則在新聞稿中表示,此收購能整合 ARM 的生態系與自己的 AI 運算平台,讓自己成為在 AI 時代的頂級運算公司,加速創新並拓展到更廣大的市場。 NVIDIA CEO 黃仁勳表示,搭載 AI 的運算設備將成為物聯網,規模將比現在的「internet-of-people」還大上數千倍,這起收購 ARM 的交易,將讓 NVIDIA 立於 AI 時代的最佳位置。
此外,NVIDIA 也看到販售 AI 晶片與繪圖晶片給 ARM 客戶的機會。黃仁勳表示,「如果我們能利用他們(ARM)的商業模式,使用它們建立的合作網路,投入我們的技術,讓他們(ARM)的合作夥伴都能使用,對我們來說,這將帶來非常大的經濟效益。」
業界擔憂:ARM 失去中立性、NVIDIA 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然而 NVIDIA 對 ARM 的收購也引起其他科技公司的疑慮。ARM 透過授權架構獲利,而其他企業則需要 ARM 的架構來設計晶片,例如蘋果使用 ARM 架構設計 CPU 核心,高通與三星則是得到整個處理器設計的授權。然而 ARM 的客戶多為 NVIDIA 的競爭者,因此他們擔心 NVIDIA 會介入 ARM 的授權。
此外,雖然 NVIDIA 與 ARM 的業務是互補關係,此收購並無壟斷的可能,但業界擔心,NVIDIA 藉由把持半導體產業的上游關鍵企業,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ARM 的聯合創始人 Hermann Hauser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ARM 向來中立地與其他科技公司交易,可說是「半導體產業的瑞士」,這個收購案是場「災難」。Hauser 向英國政府呼籲,要為這起交易定下 3 個條件:保證在英國的工作、保留 ARM 的開放業務模型、對其客戶關係應屬於美國安全審查的例外情況。
黃仁勳:維持 ARM 的中立性,並將總部與工作機會留在英國
面對科技界的疑慮,黃仁勳表示,會維持 ARM 的中立性,就算是 NVIDIA 的競爭對手,也能取得 ARM 的授權。針對英國政府,黃仁勳表示,會讓 ARM 總部維持在劍橋,工作機會與技術會留在英國,並設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但是 NVIDIA 還要面對中國的阻礙。此收購案預估要經過 18 個月的政府審核才能完成,而美國、英國、歐盟與中國政府都負責該案的審核。然而中美兩國貿易戰持續,中國正受到美國的「封殺」,若 ARM 被「美國公司」NVIDIA 收購,可能就會加添美國政府籌碼,加大封殺力道,因此拓墣產業分析師姚嘉洋認為,中國政府可能是此收購案的最大阻礙。
在這 18 個月中,NVIDIA 與 ARM 的收購案仍有許多挑戰要面對,也有許多的細節需要說明,因此收購案是否能成功,當中有許多的變數。但若收購成功,將會大幅提升 NVIDIA 的競爭力。
參考資料
《NVIDIA》、《ARM》、《CNBC》、《Bloomberg》、《Forbes》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延伸閱讀
成長幅度達 167%,NVIDIA 資料中心營收首次超越遊戲業務!
【AI 運算晶片前哨戰】Nvidia 併購 ARM,半導體新強權誕生!
NVIDIA 行銷手法滿分!黃仁勳 30 秒烤出「世上最大顯示卡」,暗示 GTC 大會亮點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