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後臺灣醫療如何趁勝追擊?科技部引領跨部會建構「醫療產業生態圈」成關鍵!

圖片來源:Pixabay

2020 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激起國際對於健康醫療產業創新需求的極大動力。綜觀目前各國對 COVID-19 的防範政策,大多以封城、邊境管制為主,主要因為 COVID-19 在不同人身上的症狀都不一樣,管理者很難快速分辨並掌握病患狀況,最後只能用封鎖的方式來延緩病毒傳播速度,但舉國封鎖其實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包括民眾心理健康、經濟衰退…等。

產業專家開始思考新型態的健康與醫療產業發展可能性,精準化、個人化的健康醫療成為發展重點。「精準健康產業」將透過數據資訊,快速掌握民眾身體健康的變化,不只做好罹病時的醫療照護,更把關罹病前後的健康情況,如此在未來才能避免大規模疫情再次帶給國家經濟的衝擊。

醫療數據的蒐集、應用與服務優化,將成為「醫療產業生態系」的 3 大發展關鍵

國際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在 2020 年數位醫療報告提出,精準健康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在於產業生態系的建立,由醫護人員、病人、技術供應者與平台組成,根基於數據資訊的應用,創造更符合病人需求的醫療服務。觀察國際市場上,技術供應者的角色相當多元,有科技龍頭、金融公司、新創公司…等,與醫院、照護中心、藥局進行跨領域合作,形成一個健康資源與醫療數據共享的環境,讓民眾在疾病治療與預防的過程中,能把執行面與技術面的資訊做綜合性考量。

若進一步觀察醫療數據的應用,生態系的建立由下而上可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為基礎數據蒐集的架構建立,唯有做好數據資料庫,進行數據的蒐集、管理和儲存,才能往上邁進到第二層的數據分析,應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技術,從數據中找出有價值的資訊,發展更個人化與精準化的醫療服務與設備。最後一層則透過民眾參與,進行各種精準健康醫療服務的開發和優化,未來更期盼能建立雲端平台,讓民眾、醫療機構、技術供應者能透過平台蒐集使用相關數據,加速日後產品和服務的開發速度。

台灣在 COVID-19 第一戰拿下漂亮的成績單,「精準健康產業」第二戰將如何迎戰? 報名《跨部會高峰會》聽聽科技部將如何再次超前部屬!

台灣跨領域合作,從政策、人才、技術層面完美釋放精準醫療產業動能!

臺灣在醫療產業的發展也一直跟隨國際趨勢,科技部 吳政忠部長在今年 7 月提出「精準健康戰略產業」政策,從診斷、治療、智慧醫療、照護與精準預防五大面向著手,積極串連跨部會、推動跨界合作,加速臺灣精準健康產業鏈的成形。

而臺灣醫療產業生態系的布局,科技部在第一層的「數據蒐集架構建立」找上中研院與全台各大醫院共同合作執行臺灣精準醫療計劃,建置全球第一個針對臺灣民眾的人體生物資料庫,透過資料庫蒐集臺灣人專屬數據,進而找尋國人常見疾病的風險因子。同時,衛福部也在 2019 年正式啟動國家級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計畫,希望有效整合串連及運用各類資料庫,加速精準健康照護體系之應用。

在數據蒐集與整合之後,科技部也不忘同步發展第二層「數據分析與應用」,找上經濟部攜手扶植精準健康產業鏈,由科技部負責上游培育種子人才,一旦新創事業稍具雛形,就會由經濟部與國發會國發基金接手協助後續融資事宜。另外,更與教育部合作進行醫療數據的人才培育,期盼能降低產學落差。最後第三層的「民眾參與」則與衛服部聯手,培育終端病人照護的醫療專業顧問,進行醫療設備服務的開發與優化,有助於發展創新的精準健康服務或產品。

除了政府的積極推動,吳政忠部長也分享,從產業面來分析臺灣的發展優勢,優秀的臨床醫療體系和人才、享譽全球的電子資訊設備研發製造能力,加上源源不絕的創意與創新能量,都讓臺灣的精準健康產業充滿蓬勃生機。

為了加速推動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的發展,由科技部主辦的 2020 年未來科技館,特別於 9 月 24 日於世貿一館舉辦跨部會高峰會,一起暢談臺灣目前精準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與成果,包含健保大數據的觀察、跨界人才的培育、精準醫療案例的臨床應用等,一同跟上臺灣精準健康產業的未來趨勢!

跨部會將提出哪些戰略,布局「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立即上網報名《跨部會高峰會》 掌握第一手精準醫療產業趨勢!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你可能感興趣

【醫療將成下個半導體產業?】研華:智慧醫療應採「台積電模式」打進國際!
【AI 把關挑選最適合你的藥】華碩布局智慧醫療,用 AI 數據輔助醫師診斷開藥
【白色巨塔的科技觀點】COVID-19 後全球「遠距醫療」影響力超越 AI 醫療?500 位醫生這樣說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