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從 2011 年正式推動工業 4.0 政策至今已有 10 年,這 10 年來製造業在供需兩端都有巨大變化。在供應端的製造業中,智慧化已成為最重要的趨勢,至於需求端的消費性市場,則逐漸走向「少量多樣」;在這兩端的同步變化下,全球製造業都面臨了嚴峻挑戰:不改變就會被邊緣化,最終消失於市場。要如何改變?數位轉型已然成為唯一解方。
透過數位化科技改變製造營運思維,才能讓企業在新時代依然保持競爭力。在2020台北國際自動化展中,台達以「創變智造新未來 Digitized Automation for a Changing World」為主軸,從戰情中心、智能製造系統方案、行業應用方案到關鍵的自動化設備零組件,展出以深耕自動化領域 20 多年經驗整合而成的完善「智造」解決方案。同時也在展場中連續四天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協助製造業者順利踏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
數位轉型起步,要如何在低風險下建構數位系統?
談到數位轉型,台達在台灣科技製造業中是領頭羊之一。台達的強項首先歸功於本身在工控產品的成熟開發能力,加上公司政策的強力貫徹,轉型成績斐然。台達智能製造事業部經理陳鴻輝表示,當大家都將目光放在智慧工廠時,台達除了產線外,在管理端也同步進行數位化的改革。
「這些解決方案都是台達在自己產線試驗過,確認過可行性和效益,再正式面向市場。」台達自身的全面性轉型經驗移植到產品端,提供製造業客戶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陳鴻輝進一步指出,台達深耕工控領域多年,早已培養出深厚的專業經驗。借助這些經驗所設計的產品,不但精益求精,而且產品組合完整,客戶可自行選擇搭配,架構出貼合自己需求的系統,加快數位轉型速度。
過去工業 4.0 的推廣大多聚焦在製造業者,現在台達將更上游的機台供應商納入,在今年展會中展出多種解決方案,未來可協助其他企業建構出數位化系統。
善用工具,精準投入數位轉型需要的資源
數位轉型已是必要趨勢,不過台達也了解轉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多數中小企業未必能負擔如此巨大的投資。為了提高企業投資精準度,台達在這次展會中,以「edgeMES」這套專為機械製造商推出的製造營運管理系統回應這個需求。
edgeMES首先提供最基礎的工單、物料追蹤管理、品管等功能,中小型製造業可藉此先完成產線數位化基礎;若還有其他功能需求,edgeMES 可以連結微軟的 Azure 雲端平台,讓使用者加購其他功能,以積木方式逐步往上堆疊出合適的智慧化架構。
在雲端交換資料,業者不免會有安全疑慮,為此台達也特地與資安大廠趨勢科技合作,強化製造系統的資安機制。
連續四天研討會,全面聚焦數位轉型
展會現場除了有專為業者打造的各種數位化解決方案,台達也在展位上舉辦研討會。
連續四天,台達為現場來賓介紹製造業數位轉型趨勢的各式議題。第一天先以數位轉型的重點概念與做法為主;第二天則是微軟與趨勢科技專家輪番上場,暢談製造業的雲端與資安機制;第三天以軟硬整合為主,內容包括電子業組裝解決方案與電缸型壓床介紹;最後一天則從廠務角度出發,介紹工廠監控及節能系統。
透過現場的研討會,來賓可了解製造數位化系統的完整面貌。陳鴻輝進一步表示,現在業者所導入的自動化系統,其主要效益是降低成本,數位化系統則可透過線上線下的整合,讓業者在控制成本的同時,產生更多附加價值,而這些做法與概念,都是台達已在自身產線中驗證過,其架構與運作方式都已完整。
不斷犯錯找正確方法,過去的錯誤化成精準投資戰略
「台達的品牌精神是『Smarter. Greener. Together.』。Together代表的意義是我們希望跟夥伴一起創造多贏。」陳鴻輝坦言,台達在轉型時數位化仍是全新概念,因此當時也是經過不斷修正才有了今天的成績。現在台灣其他製造業者也開始轉型,台達將過去錯誤化為協助客戶的實力,讓我們的夥伴轉型更有效率,也讓企業資源的投入更精準,效益也最大化。
以自動化機台的導入為例,過去的思維都是用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力,但人與機器的本質截然不同,如果只是單純的取代,效益仍然有限,陳鴻輝說明:「如果要導入自動化產線,就不能從人力角度,而必須從自動化機器運作為出發點,重新設計整條產線才有意義。」
在自動化大展的展會中,台達提出了可統一各品牌機台通訊標準的解決方案。當客戶準備導入自動化設備時,首先必須要先能整合產線中的所有機台。有了這台隨插即生產的模組化設備與雲端平台,台達便能夠協助製造業者建構智慧製造的基礎系統。

國內外皆有成功導入的智慧製造案例
台達的數位化製造系統產品已臻完善,並搭配導入前顧問諮詢、導入中協助安裝與導入後維修等服務,現已有多起國內外成功案例。
「這些客戶從台達解決方案中獲得的不僅是提升產線效益,還包括工作人員數位思維的轉化。」陳鴻輝以近期台灣某組裝業為例,該廠過去的工單是採用紙本作業,人員在作業前領的工單後,必須不斷釐清上面的指令,間接壓縮到工作時間。之後台達協助該廠導入 MES 系統,員工直接從系統接獲指令,不只效率大為改善,遇到問題也會直接從系統中找解答,而非反覆思考、詢問他人。這套系統導入後,該公司的訂單交期縮短、達交率也大幅提升,目前已計畫再進一步增加更多功能。
全力投入廠務節能開發,打造最佳化用電策略
智慧化系統除了強化產線的效能與附加價值之外,在廠務節能方面也有絕佳效益。陳鴻輝指出,傳統的工廠系統主要分為一般企業資訊系統(財務、ERP、OA系統等)、生產製造系統與廠務節能等三大系統;不過這三大系統各自獨立運作,資訊無法交流共享,此外這些系統都只能揭露廠房整體的能源使用量,無法深入到細節。對此,台達現已開始研發可整合不同系統的平台,並偵測整廠用電設備,讓所有能耗細節的資訊可視化,「透過這套平台,製造業者未來可以將廠務能源數據和生產數據結合,有助於管理者更精細的管理、制定整廠能源策略。」
近年來產業環境巨變,製造業已然進入另一波汰換期。陳鴻輝表示,在這波浪潮中,製造業的轉型速度不僅要快,腳步更要正確,才能有效強化競爭力。
台達如何與夥伴共同打造「智慧製造生態圈」?
《台達製造業經驗 x 資訊服務能量》即將登場
>> 立即報名線上分享會 傳送門
你可能有興趣
◊ 升級能源管理高效率!台達智慧綠能解決方案為何從 OT、IT 整合下手
◊ 汲取實戰經驗!台達如何貼合工廠需求,創造 OT、IT 無痛整合?
◊ 台灣的智慧能源管理新趨勢,台達「智慧能源競爭力論壇」提供創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