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擴增實境全息投影出「整顆病人心臟」,協助醫生找出手術死角!

外科醫生動人體手術攸關人命,不只精神要非常集中外,手要很穩、判斷力也要非常高!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席爾瓦夫婦和團隊成員共同開發出一種用於手術室的擴增實境全息圖(Hologram),可有效提高手術的精準度。

3D 全息圖顯示手術即時畫面

根據《BBC》影片,珍妮佛‧席爾瓦(Jennifer Silva) 是一名心臟外科醫生,經常要為心律失常的兒童做手術,她與工程師丈夫強恩‧席爾瓦(Jon Silva)、幾個同事共同組成一個 SentiAR 團隊,希望能透過 3D 擴增實境的平台提供臨床醫生另一個手術新工具。

強恩在影片中說明,將全息圖添加到手術環境中,醫生可以透過圖像知道電流訊號如何在心臟表面傳播、流動,藉此可以幫助醫生找出導致心律失常的正確位置。

另外,全息圖將資料視覺化的特色,可提供醫生即時的手術變化訊息;也就是說,當醫生把手術工具放在心臟的特定位置時,全息圖會顯示即時的畫面、電流訊號傳導圖,以及當醫生對特定部位做修補或破壞組織部位時的變化。

醫生珍妮佛認為,透過這個全息圖,只要稍微轉動頭部,就能以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看到器官的另一面;更酷的是,它的模型可以做得很大,大到會讓你覺得你可以站進去觀察整顆心臟。

全息圖為醫生提供多元視角,協助醫生全面進行手術

3D 全息圖是透過連接一個系統來執行的。這個系統稱為電子解剖映射系統(Electroanatomic Mapping System),強恩說明,已經有很多人知道這個系統了,但大多數的人都只看二維螢幕上的數據,還沒深入去理解三維空間下的呈現。

他強調,在 3D 環境下,醫生可以掌控整個影像,還能將它上下左右轉動。透過全息耳機,SentiAR 平台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更豐富的視角,並將 CT、MRI、實時地圖繪製/導管位置輸出等轉換為臨床醫生視野中的實時全息圖。

珍妮佛在影片中表示,當她第一次使用全息圖配合手術時,她覺得無比驚豔,且每次和全息圖互動,都帶給她不同的感受,讓她學到有關心臟解剖結構的新知識,這對於她未來的患者而言,是個好消息。

3D 全息圖有望成為未來外科手術工具

強恩表示,實際測試發現,讓醫生在 3D 全息圖、2D 地圖的協助下做手術,很明顯地手術過程變得更順利、更精確。

「這不是個噱頭,也不是什麼很酷的玩意,而是確實能引導醫生更準確抵達他們想要部位的手術工具」強恩說明,他們希望這個平台可以有效幫助醫生治癒心律失常,協助醫生進行更安全、更準確的手術。

目前 SentiAR 正在開發最終可提交 FDA 的平台,在技術獲准後,就能完全投入實際的手術應用。

參考資料

BBC》、《SentiAR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你可能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