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數位裸奔時代?】99% 瀏覽紀錄獨一無二,50 個網站數據就能做成「數位指紋」

(圖片來源:unwire.hk)

(本文經合作夥伴 unwire.hk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用戶瀏覽紀錄獨一無二 可識別身份引私隱危機〉。)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新聞】「用數據來分辨用戶偏好」已經是眾人相當熟悉的概念,在 2019 年也有研究人員發現透過 Pornhub 的搜尋、觀看紀錄可以分析出用戶的政治傾向等,可見大數據的研究已經越來越深入。如今 Mozilla 公布他們發現網路上 99% 的瀏覽紀錄都是獨一無二的,夠成為用戶獨一無二的「數位指紋」,若這項研究持續發展,未來人們在網路上的隱私將會更蕩然無存,企業對大數據的使用又會有什麼改變呢?(責任編輯:呂威逸)

生物辨識技術是近年常被使用的身份識別方式,最近有電腦技術研究人員認為,人們使用瀏覽器的習慣,已經足以取代指紋去判斷一個人的身份。瀏覽器開發商 Mozilla 的研究人員早前在 USENIX 保安會議上,公開了他們的論點。

瀏覽紀錄獨一無二,可作為「數位指紋」

其實 Mozilla 並非首批發現的人,法國和 Google 的研究人員早在 2012 年就分析了超過 38 萬名用戶的瀏覽歷史數據,研究是否能夠用作識別用戶。研究發現絕大部份的瀏覽歷史均獨一無二,而且相當穩定,可以當作一個人的指紋使用。如今 Mozilla 只是針對之前的發現,在進行延伸研究。

超過 80% 的數據可判別用戶,只要 50 個網站就能取得數位指紋

Mozilla 利用 5.2 萬名 Firefox 瀏覽器用戶的瀏覽歷史數據,分析顯示 48,919 個可以區分的瀏覽資料,換句話說,即是 99% 的瀏覽歷史都獨一無二。超過 80% 用戶可以透過這些數據識別他們的身份,而研究人員更指出只要 50 個最流行的網站就足以獲得獨特的數位指紋。他們發現有大量第三方機構在收集用戶瀏覽歷史,研究人員認為這樣做會帶來隱私問題。

資料來源:usenix

(本文經合作夥伴 unwire.hk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用戶瀏覽紀錄獨一無二 可識別身份引私隱危機〉。)

更多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