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去年馬斯克的 Neuralink 公司公布了人腦和機器相連的技術,近日終於首次亮相。 新一代的 Neuralink 設備只有硬幣般大小,還支援無線充電,已在豬隻腦裡成功試驗;馬斯克計劃 2023 年左右將設備上市,並預計在 25 年內打造出「全腦介面」(whole-brain interface)的終極目標,但對於此類侵入式設備,大眾的接受度如何呢?(責任編輯:賴佩萱)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 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連繫出處
作者:量子位
剛剛,馬斯克公佈了最新 Neuralink 設備 LINK V0.9 。如「硬幣」一樣的圓盤,可以實現「無線」實時傳輸腦電波數據,多個晶片同時植入……整個過程也只靠一個手術機器人,1 小時內就可以完成植入。
現場,他還帶來了 3 隻小豬來親身示範。嗯…植入了兩個月,絲毫不影響它的「快樂」生活。對此,網友表示:馬斯克的 Neuralink,打造了世界第一頭賽博龐克(Cyberpunk)豬。
最新 Neuralink 設備——LINK V0.9
最新的 Neuralink 支持單個設備配備 1024 個通道。
現在的它,不再有以往在耳邊的訊號接收盒,只是一個猶如「硬幣」形狀的圓盤,尺寸為 23 mm x 8 mm;此外還可以實現「藍牙」實時數據傳輸、手機連接。
具體實現路徑,就是在人腦打一個孔,將晶片放入,而這整個過程只需要一個小時,一個自動手術機器人就可以完成。
馬斯克說,目前 Neuralink 已經在 7 月獲得 FDA 認可,獲得突破性設備計劃;手術機器人在這次發布會上也亮相了,就是一開始站在馬斯克旁邊的「那位」。
機器人手術時可以繞過血管,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傷。
馬斯克提到,目前晶片植入只能深入到大腦皮層的 3-4 毫米左右,但可以實現在大腦不同區域多個晶片同時植入。
腦機介面首次展示,來賓:三隻小豬
身上的效果如何?沒想到,馬斯克帶來三隻小豬一起來參加發布會。
可以看到小豬在吃東西時,其芯片實時傳輸的腦電波數據,根據不同的峰值來分析小豬的腦部活動。
工作人員在撫摸豬的鼻子時候,腦電波會有一個明顯的變化;此外,還將小豬放上跑步機,來讀取小豬的大腦活動,就發現與實際情況差不多。
在小豬進行 Neuralink 設備植入時,馬斯克說,你看他們的生活絲毫不受影響,依然在「快樂」的生活。紅色指出的部分,就是 Neuralink 讀取的大腦活動訊號。
晶片直連大腦,老鼠已經先「試用」過了
Neuralink 是馬斯克於 2017 年成立的公司,目標就是研發超高帶寬的腦機接口系統,實現與人工智慧的共存。
早在去年,馬斯克便將這樣的技術在老鼠身上進行了實驗。
當時的方法總共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線(threads)、神經外科機器人和訂製晶片。
線,直徑約為 4-6 微米,與其他腦機接口中使用的材料相比,不僅對大腦損害性更小,而且還能傳輸更多數據;神經外科機器人可以實現每分鐘植入 6 根線,過程像極了一台「縫紉機」;至於訂製芯片,尺寸比我們的手指尖還要小,可以更好的讀取、清理和放大來自大腦的訊號。
去年在小鼠身上的實驗顯示,通過頭部的 USB-C 端口收集,它提供的電流大約是當時最好的傳感器的 10 倍。
Neuralink 技術太創新,網友回應熱烈
對於 Neuralink 的最新展示,網友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認為,Neuralink 將釋放人類創造力的全部潛能,並有效的基於事實來建立知識。
也有網友認為馬斯克的 Neuralink,讓人類前進了一大步,「賽博龐克(Cyberpunk)時代已至」。
願意第一個嘗試這項技術的,也大有人在,還表示已經在腦袋上「開好了洞」。
當然,也有對這項技術表示擔憂的——系統升級了會怎樣?
Neuralink 徵才中!
召開這場發布會,馬斯克還有一個目的——招募人才。除了軟體、電子工程之外,還有材料、生物、獸醫、醫學、腦科學等專業的人才,還附上了 email,隨時歡迎投履歷。
雖然去年馬斯克就曾表態,Neuralink 的下一步將是在人體上的實驗,然而現在看來並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
但似乎距離實現目標並不是很遙遠了,畢竟馬斯克在發布會上表示——正為首次植入人腦做準備。
你怎麼看?敢嚐鮮嗎?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馬斯克活豬腦機接口試驗成功!多芯片植入,硬幣大小,實時讀取腦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