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 Daniel YC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2020 年美國純網銀業者的逆襲〉。)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現在大部分的純網銀(國內外皆然)在吸引消費者時,大多會直接指出大型/傳統銀行的缺點,以凸顯純網銀的優點。但,大型銀行真的有將純網銀視為對手嗎?
本文作者 Daniel YC 為臉書「Fintech 金融科技趨勢分享」粉絲專頁版主,他將透過數據告訴你,真正受到純網銀「逆襲」究竟是誰,而這個答案揭曉的原因,還與 COVID-19 有關!一起來看 Daniel YC 精彩的數據分析。(責任編輯:藍立晴)
本文作者:Daniel YC
隨著新冠肺炎在美國的影響持續,以往不受銀行業與金融科技業巨頭們重視的美國純網銀業者,默默地像貪食蛇一般,吞噬起了這塊金融市場大餅。
純網銀成長超迅速!但美國銀行高管認為「大型科技巨頭」才是對手
根據管顧公司 Cornerstone Advisors 對美國 2020 年銀行業的一項研究,有超過半數、達 53% 的美國銀行業高管認為大型科技巨頭(如 Amazon、Google)是未來重大的競爭威脅。
只有 20% 的受訪者認為純網銀(如 Chime、Varo)會對市場帶來關鍵影響,低於 38% 的大型銀行(如美銀、摩根大通或富國銀行)、36% 的信用合作社及 36 % 的大型金融科技業者(如 PayPal、Credit Karma)。
有趣的是,從該公司在今年 7 月對美國消費者進行的最新調查發現,有 1,420 萬美國人(約佔全美擁有支票帳戶成年人的 6%)認為純網銀是他們目前的主要銀行,與今年 1 月相比增長了 67%。
行動銀行、金融科技獨角獸成美國人心中的「主要銀行」
其中,成立於 2013 年、以行動銀行為主的 Chime,有超過 430 萬名的主要銀行客戶,約是全美銀行排名第九(圖一),其次是 2016年 創立的金融科技獨角獸公司 Dave,約有 300 萬名的主要銀行客戶。

從圖二的次要銀行數據來看,有 35% 的美國人擁有兩個或更多的支票帳戶,當中已有 15% 的人將純網銀視為次要銀行,開設第二個或以上支票帳戶的以 Dave 最多,第二、三名分別是 Chime 和 Ally。

誰是純網銀逆襲下的贏家和輸家?
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開立支票帳戶的美國消費者中,有 18% 的人是在純網銀開立的,這比兩三年前高出 6%。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純網銀的經營者喜歡批評大型銀行的缺點,藉此凸顯純網銀的優點,吸引大型銀行用戶目光轉向純網銀,但從數據上看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從 2020 年上半年的「最近開立支票戶數所選的金融機構」(圖三)觀察,受影響較大的,反倒是社區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兩者僅佔今年第二季全體開戶數的 10%,遠低於三年前或更早期開戶數的佔比 28%。

大型銀行受到純網銀影響的不多,儘管今年以來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的主要客戶數量均下降了7%。但美國銀行的客戶數量不減反增,自今年 1 月以來,該銀行已增加了近 900 萬的主要銀行客戶,增長幅度達 21%。
純網銀客層明顯年輕,這會是優勢嗎?
毫無疑問地,圖四數據說明了純網銀為主要銀行的客戶比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的客戶年輕,超過一半以上的消費者年齡是在 40 歲以下。

這樣的客戶年齡結構看起來像是優勢,但對純網銀來說仍存在兩個問題:
1. 平均帳戶餘額較低:大型銀行客戶中,大約一半的人每月帳戶平均持有 1,000 美元或更多。相比之下,有 45% 的純網銀客戶帳戶月均不到 100 美元,維持 1,000 美元或更多的客戶也只有 20%。
2. 失業率較高: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估計有五分之一的純網銀客戶失業,相反地,只有 10 %的大型銀行客戶失業。另外,僅有 25% 的純網銀客戶擁有大學或更高學歷,而大型銀行的客戶比例則有 47%。
肺炎危機意外揭露誰才是被純網銀逆襲的輸家
銀行業者聲稱,新冠肺炎危機促使他們加快數位轉型,但應深思的是要從用戶角度解讀,這場危機迫使消費者必須依靠數位通路,才能與他們現有的銀行交易和互動,如果這些銀行做不到,消費者只能琵琶別抱、別無他法。
從純網銀的逆襲來看,讓美國消費者意識到:1)他們真的可以不需要實體分支機構,並且 2)社區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的數位產品有缺點,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由於大型銀行有較充足的資本投入數位化,並且較早意識到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讓千禧世代的年輕客戶願意留存,不至於被大型金融科技公司搶走。
這點對於資本小、經營在地客戶的社區銀行和信用合作社成為隱憂,因為成本高或覺得不需要而拖延的數位轉型,當危機來臨時,結果就是客戶被純網銀整碗捧去。
資料來源:
1. Forbes: The Online Bank Insurgency Of 2020
2. Forbes: Why Do 44% Of Millennials Bank With Bank Of America, Chase, And Wells Fargo? Mobile Banking
(本文經 Daniel YC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2020年美國純網銀業者的逆襲〉。)
延伸閱讀
【純網銀 vs 數位銀開戰!】台新 Richart 再進化,轉換 700 萬用戶瞄準「點數經濟 2.0」商機
純網銀就要吸走年輕人了!台新、國泰、富邦這 8 家銀行如何挑戰「開放銀行第二階段」試驗?
【純網銀遇到的 KYC 是什麼?】「樂天、LINE、將來」三大網銀誕生,盼金管會開放數位身份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