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 在台灣花蓮的房源。

2020 年肺炎疫情衝擊全球旅遊業,Airbnb 等訂房旅宿平台業者也受到影響。Airbnb 選擇在此時利用數據以及分析,回顧過去一年 Airbnb 在台灣的各項表現,盼能隨著疫情逐漸減緩、國旅恢復疫情前水準,再次展望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新發展方向。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最新研究報告顯示,Airbnb 在 2019 年為台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高達 8.7 億美元(新台幣約 269 億元),並帶動 21,600 個在地就業機會,可望在推動台灣疫情後的旅遊業復甦中,扮演「關鍵角色」。

國旅恢復疫情前水準,本國/短距離/非都市旅遊成主流

Airbnb 在台灣有約近 38,000 個房源,而台灣國旅預定量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有了復甦的訊號,並在近日呈現上升趨勢,Airbnb 內部數據顯示,台灣在地的國旅預定量已經反彈至疫情前的水準。與美國情況相似,在台灣,大城市以外的旅行成為趨勢,隨著台灣旅遊的復甦,在本地鄉下進行的「短距離」的旅遊成為主流。

牛津經濟研究院報告的探討了 2015 至 2019 年間,Airbnb 對台灣整體經濟帶來的影響,顯示 Airbnb 所提供的道地、真實的旅遊方式,有助為現今的在地旅遊產業注入動能、推動復甦。

Airbnb 旅客在台消費總額逾 848 億新台幣

《Airbnb 對台灣之經濟影響》研究由 Airbnb 委託牛津經濟研究院執行,希望能探索 Airbnb 從 2015 年至 2019 年期間,對亞太地區帶來的整體經濟效益,報告詳細分析 13 個亞太國家及地區的經濟架構,包括台灣、香港、泰國和日本等。

報告指出,旅遊業是台灣工作機會與 GDP 的重要貢獻者,在 COVID-19 疫情開始延燒前,Airbnb 已躋身台灣旅遊業的重要支柱,持續促進經濟成長並創造商機,讓在地家庭、中小企業和社群一起受惠。

報告亦顯示,Airbnb 不單造福旅遊業,旅客在當地的消費活動亦為在地經濟帶來正面影響。

在 2015 至 2019 年間,Airbnb 旅客在台灣的消費總額超過 27 億美元(約為新台幣 848 億元),2019 年旅客消費金額是 2015 年的 3.6 倍,年均增長達 38% 。

在 2019 年,Airbnb 旅客在當地的餐飲和購物支出 8.09 億美元(約為新台幣 250 億),佔當年台灣整體旅遊業支出的 2.3%(從 2015 年的 0.7% 逐年增加),用戶在 Airbnb 平台上每消費 100 美元(約為新台幣 3 仟元),便會為在地商家帶來 544 美元(約合新台幣 1.6 萬元)的收益。

數據大公開!65% Airbnb 旅客都是外國人

Airbnb 今天也大方公開在台數據,盼能成為台灣政府與當地旅遊業的合作夥伴,推動多元化旅宿正向發展。

Airbnb 指出,「國外入境台灣旅遊」在台灣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2019 年,在台灣 3.8 萬個房源中,就有 65% 的 Airbnb 房客來自台灣以外的國家或地區,排名前十的分別是:中國(34%)、香港(16%)、新加坡(9%)、馬來西亞(8%)、美國(7%)、南韓(6%)、菲律賓(5%)、日本(3%)、泰國(2%)、澳洲(2%)。

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區總監 James Lambert 指出,「Airbnb 不論在帶動台灣經濟抑或是就業機會成長,都有顯著的貢獻,亦在後疫情時代旅遊業復甦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Airbnb 透過提供全球獨特、道地旅宿與體驗活動,可以為旅客提供在地的旅行推薦,並將人潮帶至熱門景點以外的地區。」

Airbnb 平台在吸引外國旅客方面特別突出,研究也推估,去年一整年外國旅客來台消費佔 Airbnb 整體旅客消費金額的 72%。James 進一步指出,Airbnb 彈性、靈活且可負擔的特徵,意味著它具備幫助加速旅遊業的復甦的條件,「在後疫情時代,Airbnb 或許能為供不應求的旅宿市場提供更多元的解決方案。」

去年,Airbnb 在台創造了 2 萬多個就業機會

Airbnb 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 Mike Orgill 表示:「台灣經濟復甦和旅遊業景氣息息相關。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證實了 Airbnb 社群可以有效促進台灣旅遊業發展、協助當地社群,並創造成千上萬的在地就業機會。」

Airbnb 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 Mike Orgill 今日透過視訊軟體與台灣分享 Airbnb 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2019 年,Airbnb 透過直接、間接、誘發性的經濟貢獻所產生的漣漪效應,為台灣創造了 21,600 個就業計畫,包括餐飲住宿業、運輸倉儲業、批發零售業、製造業、藝文/娛樂和休閒產業、金融/房地產及商業服務業、農/林/漁業以及其他產業等,帶來逾新台幣 80 億元的薪資收入。

Mike 指出:「這份報告回顧了近期數據,同時展望未來。經歷肺炎疫情,我們認為此報告有助我們檢視現行的監管架構是否仍然切合所需,而 Airbnb 將持續致力與政府、旅遊機構、社群和當地利害關係人攜手合作,以負責任的方式重建台灣旅遊產業,為整體產業注入急需的動力。」

因應疫情衝擊,Airbnb 做了這三件事

至於今年,因應疫情對全球旅遊業、房東、旅客產生的衝擊,Airbnb 也做出 3 項舉措回應。

首先是提供特殊狀況的自由取消政策,客人可以拿到 Airbnb 的全額退費。第二,則是撥了 2.5 億美元,用來支柱/補助房東的訂房損失,Airbnb 會將訂房金額的 1/4 給房東,Airbnb 台灣暨香港公共政策與傳播事務資深經理馬培治指出,業界除了 Airbnb 之外沒有任何人在做這件事,因為 Airbnb 實際上也是沒收到這筆錢的。

第三則是「超讚房東援助基金」,Airbnb 向全球 8,700 位「超讚房東」(Super Host)提供至多新台幣 15 萬元的超讚房東補助,包括台北、花蓮、台灣其他城市的超讚房東都有獲得補助。

馬培治透露,這筆資金來自 Airbnb 創辦人、投資人以及員工的募款,每季 Airbnb 員工都會收到 500 美元的住宿券,員工可以選擇將此券捐出,幫助全球生計陷入困難的房東,全球補助金額達 1700 萬美金。

馬培治指出,Airbnb 是一家「以人為本」的企業,因此在做補助考量的時候也是以此思維出發,因為該平台上受到影響的多是「個人」而非「企業」。

Airbnb 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 Mike 也在視訊中向我們提到,他相當想念南投的一間將外形打造成薑餅屋的房子,那是相當適合家庭旅遊的房型以及旅遊體驗,也相信 Airbnb 提供這種良好的、在地真實的體驗可以帶領台灣經濟走向復甦。

James 最後引述報告指出,本地/近距離的旅遊會是亞太地區旅遊業復甦的關鍵,而產業復甦須仰賴政府、產業、個人三方攜手共同努力,他也相信,Airbnb 擅長利用大數據分析來協助產業因應持續改變的新常態、以及靈活且彈性的住宿供給,將使 Airbnb 更有助於加速觀光產業的復甦。

TO 編按:牛津經濟研究院成立於 1980 年代,是牛津大學商學院旗下的商營企業,總部位於英國,主要為於海外擴充業務的英國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經濟預測、建模服務,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獨立顧問公司之一,Airbnb 於去年底找該機構委託相關報告評估。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截圖自 Airbnb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