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unwire.hk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國放 7.5 億隻基因改造蚊 殺蚊抑制登革熱新武器〉;首圖來源:unspalsh。)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臺灣曾於 1901 年、1915 年、1931 年及 1942 年爆發全國性登革熱疫情,2015 年臺南市的登革熱疫情也有超過 2 萬人的確診病例,上月底更出現了今年首例登革熱個案。這類由蚊子傳播引發的疾病是許多跨熱帶及副熱帶國家的困擾,如何有效預防或減緩大規模爆發的機率呢?美國佛州近期通過釋放 7.5 億隻基因改造蚊的實驗,打算「以蚊滅蚊」!(責任編輯:賴佩萱)

夏天又是蚊蟲滋生的季節,各位對去蚊子有何看法呢?近日美國佛州通過一項滅蚊實驗,將 7.5 億隻基因改造蚊子釋放到佛羅里達礁島群,是首次在美國本土進行。

據外媒報道,美國生物科技公司 Oxitec 早前提出申請,在美國本土試行一項實驗性滅蚊法,將 7.5 億隻基因改造蚊子釋放到佛羅里達礁島群,以測試牠們消滅野生蚊子的能力。希望透過改變蚊子基因來抑制多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包括寨卡病毒、登革熱和黃熱病等。

編按:除上述疾病外,如瘧疾的散播方式都是透過寄生在蚊子身上,再經由蚊子叮咬的習性將疾病傳染給人類,因此如果能減少蚊子的數量,就能減少人類患病的機率。美國佛州深受登革熱困擾已長達十年之久,發現殺蟲劑無法發揮大規模的遏止效用,此項計畫便是為了測試基改蚊子能否取代殺蟲劑來消滅當地的原生蚊。

該項計劃經由美國聯邦政府、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許可,近日再獲得佛州當地政府通過,將在 2021、2022 年釋放超過 7.5 億隻基因改造蚊子到佛羅里達礁島群,這將是首次在美國本土進行的相關實驗。

計劃中全數使用雄蚊,編號為「OX5034」。科學家預期這些雄蚊會在野生環境後與雌蚊交配,並誕下具有人工改造基因的後代。而人工改造基因能夠使雌蚊在幼蟲階段死亡,而令雄蚊繼續發育成蟲,繼續散播該人工改造基因。由於雄蚊以花蜜為食物,只有雌蚊會叮咬他人吸取血液,成為疾病的載體。

編按:根據《CNN》原文報導,這個編號為「OX5034」的雄蚊,會與島上的雌蚊進行交配,產生帶有人造基因改造的蚊子;若是產下雄蚊,該幼蚊可持續生存,並帶著改造基因與其他原生雌蚊交配(雄蚊以花蜜為食,沒有成為疾病載體的風險),藉此讓當地蚊子逐漸滅亡、若產下雌蚊,則會在長大前的幼蟲階段即死亡(因為雌蚊會吸人血,有可能成為疾病載體)。

除了佛羅里達礁島群外,相同實驗也獲准在 2021 年於德州哈里斯郡(Harris County)進行,同樣會有大量「OX5034」雄蚊被釋放至當地。

(本文經合作夥伴 unwire.hk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國放 7.5 億隻基因改造蚊 殺蚊抑制登革熱新武器〉首圖來源:unspalsh。)

你可能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