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具代表性的輕型高級攻擊/教練機採用的發動機,與台灣「勇鷹」高教機(圖)計畫的 F124-200TW 發動機,其實系出同門。(中央社檔案照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漢翔是台灣唯一的大型飛機製造公司,其生產的 F-CK-1 戰鬥機、雄鷹號,甚至是為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特製的 AT-3 自強號高級教練/輕攻擊機等都是廣為人知的作品,也象徵著台灣國防工業量能。捷克僅次於總統的高官——參議院院長將於八月底訪台,洽談與漢翔在航太領域的技術合作,相信此合作能激發更多創新技術的研發,也為台灣航太產業的發展開啟新的一頁。(責任編輯:賴佩萱)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將率代表團來訪台灣,航太領域技術合作將是洽談項目,教練機更是可能的亮點;許多人不知道,捷克具代表性的輕型高級攻擊/教練機採用的發動機,與台灣「勇鷹」高教機計畫的 F124-200TW 發動機,其實系出同門。

有史以來最高層級捷克官員將訪台!盼深化台捷關係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預定 8 月底率成員約 90 人的代表團訪問台灣,將洽談包括航太等領域的技術合作項目。專家表示,教練機是極具市場和外交利基的合作亮點。

依據捷克憲法,參議院議長位階僅次於總統;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若順利成行,將是歷年訪台最高層級捷克官員,象徵台灣在歐洲地區的外交突破。

維特齊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透露將於 8 月 29 日搭乘台灣的航空公司包機自布拉格直飛台北,9 月 5 日返抵捷克,訪團成員約 90 人,其中包括科研人士,將與台灣洽談人工智慧、航太、現代化廢棄物處理等合作項目。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暨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捷克的主要產業包含汽車、機械、航太與國防產業,其中以航太業最具與台灣合作互補潛力,有助深化雙邊實質關係。

全球教練機需求高,台灣技術有望進軍國際市場

蘇紫雲指出,漢翔公司 1996 年曾成功向捷克出口約 70 具用於教練機的噴射發動機,而捷克的航太產業目前以自製教練機最為成熟,代表性的 L-159 ALCA 輕型亞音速(subsonic)高級攻擊/教練機採用的 F124-GA-100 渦扇發動機,即是由台灣與美國合資的「漢威聯合」(ITEC)發動機公司供應,與台灣「勇鷹」高級教練機的 F124-200TW 發動機可謂系出同門。

由技術面觀察,蘇紫雲說,台灣擁有 F124-GA-100 發動機的知識產權及製造能力,與捷克合作因此具相當多籌碼。

另外,由市場面觀察,未來 15 年,全球教練機需求約 2500 至 3000 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也亟需新世代教練機,台灣與捷克在相關領域合作,將可享有多國市場利基。

台捷合作有助提升台灣在歐洲的外交籌碼

蘇紫雲還提到,歐洲國家缺乏教練機,且歐洲地區僅義大利生產。考量安全戰略、降低對美國依賴等因素,歐盟正思考強化區域國防產業及發展相關供應鏈;台灣與捷克在教練機、資通訊安全等政治敏感度相對低的產品上進行各項合作,不僅符合歐盟與北約對國際科技安全戰略聯盟的思考方向,也有助提升台灣在歐洲的外交籌碼。

不過,蘇紫雲提醒,台捷在教練機領域合作將需要在美國與歐盟的次系統商供應鏈取得平衡,這就考驗雙方的外交藝術。

蘇紫雲指出,漢翔公司可思考與捷克的沃多霍迪航空工業公司(Aero Vodochody)策略聯盟、擴大 6 月 22 日成功首飛的「勇鷹」高級教練機的出口潛力,並進一步提升台灣投資國防產業的經濟效益。

台灣航太技術受國際肯定

事實上,漢翔已有與沃多霍迪合作的經驗,雙方 1997 年曾合作研發 Ae270 單引擎小型客機,並通過歐洲航空安全署(EASA)、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適航認證,凸顯漢翔全機設計、獲國際認證的實力,但後來考量當時的市場特性,2008 年終止後續發展計畫。

不過,根據公開資料,捷克對與台灣在航太領域合作仍有高度興趣,例如台灣航太工業同業公會 2017 年曾應邀訪問捷克國防部、聽取當地航太產業發展簡報,並考察捷克航太國防及安全設備供應商 Omnipol 集團、飛行訓練設施及相關學術研發單位。同年 9 月,捷克國防部與外交部官員來台拜會,並參訪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漢翔等台灣航太領導品牌。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捷克與台灣航太合作 勇鷹高教機系出同門是利基[影]〉;首圖來源:中央社。)

你可能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