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帶動起新科技應用到傳統金融服務的風潮。 2018 年 4 月台灣參考英國監理沙盒制度(Regulatory Sandbox)打造台版金融監理沙盒,期望建立一個風險可控的創新實驗環境,讓業者試驗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凱基銀行與中華電信合作的「手機門號辦貸款/信用卡計畫」已出沙盒且試辦結束,待銀行公會完成「電子銀行業務安控作業基準」修正後,沒有信用/借貸紀錄的民眾,也能輕易用手機門號辦貸款/信用卡,這樣會造成更多以債還債、卡奴等借貸亂象嗎?(責任編輯:賴佩萱)

沒有貸款或信用卡往來紀錄的「信用小白」,將可用手機門號辦貸款。金管會表示,銀行公會預計 8 月底完成電子銀行業務安全控管作業基準修正,屆時所有銀行都可開辦以手機門號辦貸款、信用卡業務。

待相關規範釋出,凱基銀行「手機門號辦貸款/信用卡」將於八月底正式上路

凱基銀行 2018 年 12 月 5 日與中華電信合作的「實踐普惠金融首創電信行動身分認證」實驗計畫,推出「手機門號辦貸款」及「手機門號辦信用卡」等服務,且在有相關輔助機制下,沒有貸款或信用卡往來紀錄的「信用小白」也能適用;實驗順利進入金融沙盒,並於 2019 年 8 月成功出沙盒。

不過,手機門號辦貸款、信用卡業務若要真正上路,必須先由銀行公會修改「金融機構辦理電子銀行業務安全控管作業基準」,在電子銀行業務安控作業基準未修正狀態下,凱基只能先行試辦,並於今年 3 月試辦結束。

「金融監理沙盒」上路兩年申請熱度降低,傳統金融機構興趣缺缺?

金管會銀行局官員表示,銀行公會即將完成電子銀行業務安控作業基準修正,時間預計在 8 月底,過程中凱基銀行也都有參與討論,等修正規定一完成,屆時所有銀行都可經營此項業務。

此外,金管會今天也公布近年監理沙盒創新實驗申請情形,比起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開辦首年,有 10 件申請案,開辦第二年(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4 月),申請件數剩 3 件,從今年 5 月至今,則只有 1 件申請案,申請熱度似乎有所下降。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信用小白」手機門號辦貸款 銀行 8 月底將開辦〉;首圖來源:)

你可能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