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零售業的斜槓大叔】全聯董座林敏雄如何參考「別人的失敗」打造地產、零售雙霸主?

全聯林敏雄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2021 年全聯拋出「併購大潤發」震撼彈,邁向零售之王之路,讓市場和消費者都注意到了全聯正在越變越強。全聯董座林敏雄的領導方式,是全聯勝出的關鍵。

「看到別人失敗,我會研究別人怎麼失敗,才不會重蹈覆轍!」出身農家,林敏雄因從小家境貧困,讓他做事更保守、腳踏實地,這份嚴謹的態度不僅用在全聯的經營,早在房地產事業營運時,他便用謹慎的心態管理建案品質,就連三圓建設董事長在計畫購買大同前,也前來詢問他的意見,林敏雄如何從「失敗」看見事業經營的法則呢?(責任編輯:何泰霖)

原文發表於 2020/08/05

7 月底,全聯浩浩蕩蕩地帶著大隊媒體記者南下到高雄岡山,參觀台灣零售業最大的自動化倉儲園區啟用實況。單調的貨進貨出背後,已讓全聯有 4 成的配送做到了「今早訂貨、今晚到貨、明天到店」的流程,且數字還在上升中。

全聯 3 大物流中心全面啟動,不讓空貨架再重演!

除了高雄岡山這座物流倉儲中心,全聯在桃園觀音、台中梧棲還有兩座物流園區。其中,觀音物流廠的高速自動分貨系統,規模號稱全亞洲最大,平日每天處理高達 13 萬箱的作業量,容納更多供應商貨品,以及更有效率的出貨速度。

3 座物流園區,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花了 10 年、投入 250 億元,目的只有一個——不讓今年疫情來襲時,架上空盪盪、缺貨的情況再度發生。

TO 推薦閱讀:就算多年虧損,為何全聯堅持投資生鮮 10 年以上?

22 年前,林敏雄花了 6 億元,買下全聯前身「中華民國合作社聯合社」66 個據點時,大概沒有想到,日後會在全聯投入這麼多資源,更沒有料到,全聯會成為坐擁全台 1000 家店, 2019 年營收 1280 億元的第一大超市,而林敏雄也搖身成為擁有「金牛 Cash Cow」事業的零售流通大亨。

看準房地產事業發展,林敏雄帶領元利建設穩扎穩打創立豪宅帝國

地產事業的腳步,也沒有落後。從 2000 年前後開始,嗅覺敏銳的林敏雄,帶領元利建設開始跨進大台北地區的豪宅市場,拜大環境起飛之賜,榮耀世紀、輝煌世紀、國家世紀館、画世紀等建案,動輒賺進幾十億元。

「老闆建材品質很要求,案子都抓兩成利潤。」「如果僅是省成本,過不了他自己那一關。」元利建設副總經理吳麗謹這麼說。

TO 推薦閱讀:全聯 1 秒能處理超過 4 箱貨物!一探你看不到的高科技物流廠

養地將近 2.7 萬坪的他,在一位金融高管口中,是實力僅次於寶佳集團的實力派企業家,「他有錢卻低調,不搞投資炒股那一套。」

愛惜名聲、看重名譽,成為年過七旬的林敏雄的人生主調。

從別人的失敗研究成功之道,林敏雄的保守經營觀

7 月,《今周刊》採訪團隊與林敏雄進行 8 小時貼身採訪。林敏雄興致高昂地暢談經營、新飯店、退休、接班,以及為大安森林公園投注的心力。

話題一開時,帶著採訪團隊到他裝潢中的豪宅裡,介紹這棟得意之作;站在大廳時,指著敲掉聖羅蘭黑金大理石,多花千萬元打掉重鋪的牆面說,「不夠好,就換掉。」甚至不畏驕陽,在公園走了 2 小時,說及螢火蟲復育、蒼鷹築巢,掩不住驕傲。

TO 推薦閱讀:併購大潤發,全聯邁向零售王者之路!從 66 家做到上千門市,它如何越變越強?

此時的林敏雄,一對細瞇的眼睛透著精光,比建築同業口中的「阿敏ㄟ好逗陣」的平凡親切,更流露著「拿第一」的自信與自在。以下為林敏雄受訪第一人稱內容精要:

全聯、元利發展比較穩健。我們的出身不好,沒有靠山、沒有後路,比較保守,做生意第一個是成本觀念,這一塊本錢一定看很緊。

921 地震、納莉颱風、SARS 是當時最大的坎,中南部做建築的都倒了,上市公司存活僅剩一、兩家,國揚倒,新巨群、尖美、大華、太平洋、僑泰,百年建設公司也倒了,那一波幾乎都倒了。

事實上我一直看,看到別人失敗,我會研究別人是怎麼失敗,才不會重蹈覆轍。我的心得是太貪了,都是貪。我跟一個非常親近的朋友說,你沒有培養人才,一下子擴充這麼大,像在海灘手抓一把沙子,手不夠密,會流出去,眼睛看著沙子流出去,都不知道怎麼補,他衝太大,後來就失敗了。

我和王光祥(三圓建設董事長)是好朋友,前年他要買大同,第一個來找的就是我,但我們了解大同這家公司後,可以預測到後面會發展成怎樣,我跟他(王光祥)說,我做生意的,我的名字不能一直出現在社會版,這樣的話,全聯就沉下去了。

閱讀全文 …)

(本文訊息由 今周刊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 [email protected] ,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