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中國禁止 Google 是從 2010 年開始的事件。當年 Google 因內容審查問題跟中國政府喬不攏,將伺服器移至香港,2014 年開始,Gmail 等重要服務也無法在中國使用。時隔多年,居然有企業家呼籲中國政府開放「谷歌」,外界紛紛猜測,這是誰?他是在說反話嗎?(責任編輯:鍾佳瑀)
美國政府擬禁中企下屬的短影音平台TikTok,有中國企業家撰文呼籲中國應該開放谷歌(Google)和其他國際主流網站來應對,以此凸顯美國的封禁沒有正當性。不過,這篇呼籲文章熱傳後已被下架。
編按:目前在二十次冪網站仍可以閱讀到這篇文章。
旅遊網站 Trip.com 創辦人撰文呼籲「開放谷歌」
中國知名旅遊網站攜程網的創辦人梁建章,去年底曾獲選為「中國海歸 70 年 70 人」。他除了是一名企業家,也是人口經濟學者,十分關心中國社會發展,過去幾年極力呼籲停止計劃生育政策。
昨天網路上流傳一篇署名梁建章撰寫的文章「以『開放』對『封閉』可以助贏中美外交戰」,大膽而有技巧地呼籲中國開放網際網路。
梁建章:對付美國,要比他們更開放
文章說,美國繼封鎖電信設備巨擘華為後,又提出要封鎖 WeChat(微信海外版)和 TikTok(抖音國際版)等措施,中國的對策應該是進一步加大開放的力度、「反其道而行之」,開放 Google 和其他國際主流網站,使中國擁有更開放的國際網路環境。
他說,這樣做會「贏得輿論戰和外交戰」。因為美國「抹黑」中國的體制封閉且排他、缺乏人權和自由,如果中國未來具有美國更開放自由的網路媒體環境,這些論點就不攻自破。
他直言,開放網際網路會讓中國經濟受惠,有利於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有利於中國企業和商品開拓國際市場、有利於吸引全球人才。
他闡述,當前,中國的科技人員和國外同行交流或者獲得國際學術資料的門檻很高,如果美國斷了WeChat,那麼中國和海外華人科學家的交流會進一步受阻。
另一方面,他認為,文化和娛樂產業在GDP的占比越來越大,中國的文創工作者需要緊跟世界文化的潮流和時尚,才能創造出全球消費者喜歡的產品。基於這些理由,應當開放網際網路。
在吸引人才方面,梁建章直言:「你願意去一個上網不便的地方去工作或者旅行嗎?」他指出,現在很多在美華人科學家感受美國的不友好,想回國發展,「但是上網不便成為他們的顧慮之一…就連他們的小孩都會竭力反對來到中國」,因為小孩喜歡的各種娛樂、教育和社群網站都會難以登錄。
創業家認為,適當開放網路,體現中國自信心
文章說,如果中國開放了 Google、臉書(Facebook)、Line 等網站,反倒是美國封鎖了 WeChat 或者 TikTok,「結論就是中國創造出比美國更開放的媒體環境,這對美國一向標榜的自由、開放和法治的國際形象會形成極大打擊」。
對於當局可能會有的顧慮,文章說,在開放網際網路的同時,中國「可以名正言順地加以監管,例如用法律手段屏蔽一些熱門的高度敏感的詞」。
文章繼續說,更開放的網路環境中,的確可能導致部分負面消息流入國內,但同時「必定會有更多正面的聲音流出去」,適當放開國際主流網路可以體現中國的自信心。
外界有人看待此文,認為是在「說反話」。不過,即使是這樣「用心良苦」的文章,在大陸網站也難逃輿論控管。
編按:以下簡述梁建章(James Liang)個人資歷,以「百科知識中文網」內容為主做編輯整理。
梁建章在年輕時曾赴美留學,21 歲獲得喬治亞理工學院電腦系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在矽谷工作,曾任美國 Oracle 公司中國諮詢總監。20 年前回國,與 3 位夥伴創建了「攜程旅行網」(Ctrip),主打線上訂票,提供飯店預訂、機票預訂等服務。
2011 年,梁建章獲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他在合著的新書《中國人太多了嗎?》中,分析了人口結構改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並全面批評檢討了計畫生育政策。現兼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研究教授。
2016 年,攜程旅行網宣布砸 17 億美元,收購英國旅遊比價平台「Skyscanner」。
2018年12月,梁建章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 40 年 40 人」榜單。
(本文經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應對美國禁TikTok 中國企業家主張開放Google〉。首圖來源:Trip.com)
你可能有興趣
◊ 【不放手直到中國到手】Google 重返中國,繼谷歌翻譯後再推出 App「Files go」
◊ 蘋果、谷歌、微軟依舊「不同凡想」?事實是他們竟然都在做一樣的事
◊ 【價值等同大學文憑】Google 高 CP 線上課程,6 個月搞懂專案管理、數據分析、UX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