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除了疫情以外,美國科技圈近期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反壟斷聽證會」了。本文作者 iKala 愛卡拉互動媒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分享了幾項可以關注的重點。這場聽證會,真的要改變未來 10 年產業局勢嗎?(責任編輯:鍾佳瑀)
一場可能大大改變未來產業局勢的聽證會。
昨天美國國會將幾個 Big Tech 老闆(Apple, Amazon, Google, Facebook)請去進行聽證會,持續深入調查這些公司的反競爭行為,這次國會有備而來,問的問題都非常尖銳和準確,過往案例也都收集齊全。
貝佐斯第一次參加,面對問題進退失據
像是 Amazon 在聽證會上被質疑:是否利用平台上第三方賣家的產品和銷售資料,一旦發現好的商品時就推出 Amazon 自有品牌的類似商品與之競爭?
Jeff Bezos 第一次參加聽證會,面對這個問題進退失據,被反覆問了好幾次卻始終沒有給出明確答案。議員發現大老闆們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時,也毫不客氣立刻打斷,要求直接回答 yes or no. 這次聽證會對大老闆們一點也不友善。
可參考這段影片
國會議員步步相逼,全世界等著一個月內報告出爐
整場聽證會超過 5 個小時,媒體大肆報導了這個聽證會,主導反托拉斯調查的國會議員 David Cicilline 也在會後表示,一年以來的反托拉斯調查,總結報告在一個月內就會出爐。全世界都等著看。
這次國會議員們帶的風向對 Big Tech 看起來非常不利,直接端出 19 世紀末影響力最大的商業鉅子 J.D. Rockefeller 類比這群 Big Tech 的大老闆們。實際上這些 Big Tech 老闆們比 Rockefeller「窮多了」,1914 年時,Rockefeller 的財富佔了美國 GDP 的 2.4%,換算成今天的價值是 4000 億美金,但 Jeff Bezos 的身家「只有」1600 億美金而已。
這次聽證會雪上加霜的是,川普在聽證會後也立刻補刀,在推特上面說:美國要把公平正義帶到這些 Big Tech 頭上,都已經講了這麼多年,如果政府再沒有作為,他會透過行政命令直接下手。
等等!「反托拉斯」法可以用在「數位經濟」上嗎?
反托拉斯的基本精神,在 1980 年後開始,重心在於「公司是否利用獨佔的力量,以傷害消費者的方式提高價錢」,這在數位經濟當中難以成立,因為數位經濟具備與所有產業高度連結的本質,先是競爭的疆界難以劃分,再來是 Big Tech 一直以來致力於降低所有數位和實體產品的價格,更是與反托拉斯的基本精神格格不入,因此全世界也湧起制定新的反托拉斯法的聲浪。
羅斯福總統當年其實也面臨難題,Rockefeller 的聯合企業其實也幫消費者省荷包、不斷提高服務品質,與反托拉斯並不衝突。但最後羅斯福還是拆了 Rockefeller 手下的聯合企業帝國,主要理由是「力量太強大,威脅到聯邦政府的主權」。
直接把四巨頭叫來罵,是為人民著想還是為了選票?
而時至今日,川普則是直接跳過了歸納和演繹、這些法治和民主國家賴以維繫穩定和發展的基本元素,將許多爭端直接回歸叢林法則。政治人物在接近選舉時,為了鞏固選票,最重要的 SOP 就是製造外敵,換取國內民心的團結,川普發揮得淋漓盡致,現在把 Big Tech 也當成是社會的敵人來處理。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法律如何解讀,端看掌權者想要達成什麼樣的政治目的,在民主國家也是一樣。美國在疫情之下的內憂加上外患、未來的國運真是難料。
(本文經 程世嘉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一場可能大大改變未來產業局勢的聽證會〉。首圖來源:)
你可能有興趣
◊ AI 第一次聽川普演講直接崩潰!學習了 1100 萬字後,成功破解川言川語
◊ 為何 Amazon 要積極投資汽車科技?除了搶電動車市場,更是為了電商的布局
◊ 【直擊反壟斷聽證會】科技四巨頭的國小演講比賽,主題:我心中的美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