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數位身分證原定今年 10 月份全面換發,將國民身分證,升級成具有晶片功能、自然人憑證,且整合健保卡和駕照等卡片的全新數位版本。後因新冠肺炎疫情,內政部宣布延後進行,不過各界仍然對於數位身分證的個資保護提出質疑,數位政委唐鳳更提出,她希望能設立個資保護專責機構。(責任編輯:呂珈寧)
數位身分證有侵犯個人隱私、權利等多項爭議,面對學界和民間團體疑慮,數位政委唐鳳今天說,她希望在下一個立法院會期提出個資保護專責機關的設立組織法相關議題。
數位身分證研討會昨舉行,後續擬設個資保護法規專責機構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資訊法中心主辦「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研討會,今、明兩天在中研院舉行,今天與會發言的政治、學術界和公民團體代表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何明諠、國家發展委員會參事李世德等。
對於在沒有專法,且個資保護法規(Data Protection Act, DPA)專責機構尚未設立的情況下,政府仍積極推動數位身分證,唐鳳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說,今天的研討會很有價值,與會的民間團體十分同意需設置 DPA 專責機關,也就是類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之於交通部,在事件發生時發揮事實認定功能,而台灣確實也需遵循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
儘管公部門舉辦抽獎等活動時採取作為保護個人隱私,也執行相關稽核,唐鳳說,由有民間、外部委員參與的獨立機關進行稽核,稽核結果的認受性、正當性往往仍較高。她希望在下一個立院會期即提出這類機關的組織法相關議題。
網友抱怨三倍券抽籤亂象,唐鳳表示廣納各方意見
另外,關於浪漫客庄旅遊券抽籤「亂象」,唐鳳說,政府確實未料到會有這麼多人關注客庄券、參與抽獎,起初使用 LINE 平台也是考量長者使用方便,她後來就在院會建議以網頁形式處理客庄券,因為網頁有後端機制,必要時可加大頻寬或抽換為較有延展性的後端,有助解決問題。
至於有網友抱怨為何不整合客庄券、動滋券、藝 FUN 券、農遊券等,唐鳳舉例表示,客庄券有使用地點限制、藝 FUN 券需考量使用性質,而有些券只能用於店家 POS 機,有些則可用於街頭藝人,「使用場景不同,當然可以有不同的遞送管道」。她歡迎各界反映意見,參與協助改善政策執行。
天才 IT 大臣人氣高,登上日本富比世雜誌封面
唐鳳的國際媒體曝光率偏高,近日更登上富比世(Forbes)雜誌日本版最新一期封面。對此,她說自己正在做的不僅是向國際傳遞發生在台灣的事、分享成功的「台灣模式」,也是就新疆的人權、數位監控等議題,分享「台灣觀點」供國際參考。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數位身分證爭議 唐鳳擬提設立個資保護專責機構〉;首圖來源:Forbes JAPAN FB 粉絲專頁)
你可能有興趣
【台灣每一步都要比別人更早更小心】唐鳳:中國電信設備如同特洛伊木馬
【台灣口罩地圖紅到全世界】隨時可被「召喚」出來的天才 IT 大臣唐鳳,怎麼讓政府治理變得更靈活?
健保卡領「三倍振興券」有資安疑慮?唐鳳:去超商領券跟去網咖上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