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新聞】金管會將台灣開放銀行的進展,分成「公開資料查詢」、「消費者資料查詢」、「交易面資訊」三階段,民眾未來可以透過第三方業者的 App ,了解自己在各家銀行的總資產,甚至直接比較各家貸款或信用卡的優惠。據統計 , 2019 年 10 月第一階段開跑後,已有 29 家金融機構完成介接,而原計去年 12 月底開始的第二階段,卻延至今年 6 月才上線,中間有遇到那些挑戰?哪些銀行可以順利進到第二階段呢?(責任編輯:何泰霖)
金管會採取非強制的自願方式推動開放銀行,迎戰將上線的純網銀,已有 8 家銀行躍躍欲試,著手準備加入第二階段試辦行列,不排除採集團內跨子公司資料應用、跨單位資料查詢,先試水溫。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挑戰:「消費者資訊開放查詢」,8 銀行躍躍欲試!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下半年將邁入第二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由於推動方式採「非強制性」,銀行可基於自身營運策略與業務需求與 TSP 第三方服務業者合作,自由參加,但涉及銀行最寶貴的金融數據資產,6月底公布試辦要點至今,仍無銀行向金管會遞件申請。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國泰、台新、富邦、永豐、中信、元大、上海商銀及台企銀共 8 家銀行,已洽談過試辦的內容,並表達有意願加入,其中,合作的 TSP 業者共計有 6 家,等測試無虞後,年底前可望正式上線示範。
擔憂純網銀吸走年輕族群,台新、國泰、永豐加速數位金融轉型迎戰!
8 家金融機構多數都是數位金融服務較有進展銀行,其中,以數位存款帳戶為例,台新、國泰、永豐 3 家業者更是名列前茅,且截至第 1 季止,合計數位存款總用戶高達 300 萬戶。其中一家欲參與試辦的銀行主管坦言,之所以想要盡快進入第二階段試辦,確實是因為純網銀即將上線,擔憂會產生稀釋年輕客群的效應。
他說,因純網銀可透過科技結合更多生態圈服務,提供客戶更新的體驗。
此外,這名主管提到,各家銀行都在發展自己的數位軟實力,假設有更好的平台出現,且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誘因,客戶資產轉移的速度就會相當快。
擔憂資安問題?各大銀行嘗試從集團內子公司資料互通試水溫
他觀察,各銀行自去年開始,都相當積極進行數位轉型,尤其是在開放銀行第一階段公開資料查詢(Open API)已順利完成介接的銀行,對於第二階段的開放,更加躍躍欲試。
參與試辦的銀行除了會與符合資格的 TSP 業者合作外,也不排除先採取集團內跨子公司的資料雙向應用;另外,有銀行初步研擬會先與周邊單位,如集中保管結算所、聯合徵信中心合作,作跨單位資料查詢應用,先試水溫。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試辦行列 8銀行躍躍欲試〉。首圖來源:Unsplash)
你可能感興趣
玉山銀行用「一鍵付款」優化網購流程,搶攻一年 9000 億的轉帳購物商機 !
【開放銀行我們來了~】台灣 FinTech 麻布記帳,拿下種子輪融資估值破億!
【投稿】銀行業防疫解決方案:開放銀行實現「無接觸」服務,提升紓困金的發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