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又稱武漢肺炎)疫情正肆虐全世界,疫情同樣也催生全新的企業,在疫情擴大至全球的 4~6 月,全球新增了 22 家獨角獸企業,其中,又以「新冠科技」企業為崛起的大宗。
《日經中文網》報導,所謂的「新冠科技」,指的是為解決疫情引起的各種問題的相關技術與服務,如雲端服務、電商服務、治療藥物/疫苗等。
疫情期間誕生的獨角獸,中美合佔超七成
這些在疫情之下崛起的獨角獸,以中美兩大國為主力。根據 CB Insights,今年第二季(4~6 月)全球 22 隻新獨角獸中,美國就誕生了 13 隻、中國為 3 隻,這兩國合計占了超過七成。
根據調查,這些獨角獸多為數位領域產業,以「軟體」(23%)為大宗,排名第二的,則是「數據管理與分析」以及「電商」,都拿下 14%;「線上教育」、「行動和電子通訊」則都拿下第三名,各自為 9%。

2020 第二季,全球獨角獸各來自那些產業?

此圖為去年(2019)同期的獨角獸產業類別。
從上表可以看出,今年新誕生的獨角獸產業與去年同期明顯不同,金融科技、旅遊業獨角獸從圖表上消失,而線上教育領域獨角獸現身,電商所佔比例大增,都不難看出疫情下的產業變化。
乘著疫情之風起飛的中美獨角獸
以在美國新誕生的 13 隻獨角獸為例,根據《Forbes》在今年 4 月的報導,一家名為 Figma 的軟體設計公司估值在當月達到了 20 億美元。
Figma 成立於 2012 年,是一設計協作工具,原本就在設計界受到歡迎,不過能同時在螢幕上畫圖,並加以說明的使用方式,意外變身為「虛擬白板和圖表」,廣受全球各地 Work From Home 上班族們的喜愛,成為了疫情之下現成的遠端溝通工具,該公司 CEO 指出,「近來使用者正前所未有的增加」。
另一方面,根據《經濟學人》今年 5 月的報導,在中國未上市的企業中,有 206 家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獨角獸數量為全球第一,光是北京就有 82 家,遠勝舊金山的 55 家。
在中國眾多獨角獸內,近日最受疫情「正面影響」的,當屬「雲健身」類別的 App,而這之眾多雲健身 App 中,以 Keep 最受到矚目。
Keep 在今年 5 月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註冊人數來到 2 億人,正式躋身新創獨角獸之列,也是中國國內首個運動健身領域的獨角獸公司。
《中國商報》報導,Keep 不同於其他健身品牌僅專注於運動方面,而是將觸角伸向了使用者的「吃穿用練」等各方面。例如:吃的部分有所謂「Keep 輕食」,主打主食化的代餐;用的部分,Keep 也推出了自家產品如健身服飾、健身工具等,甚至可在線上商店、淘寶平台上買到。
在疫情期間,Keep App 的日活躍增長三至四倍,線上付費內容和運動健康產品快速增長,從現在來看,Keep 已不單純是個 App,而成為了一個運動品牌。
那麼台灣呢?
疫情讓中美兩國的獨角獸產業版圖大變動,那麼回頭看看台灣自己呢?
《風傳媒》6 月的文章指出,在疫情之下全球有超過 50% 獨角獸面臨「跛腳」窘況,而台灣在肺炎疫情影響下,青年創業及就業計畫都被打亂,不論是資金補助,就業情況都下探至五年新低。
在大環境經濟萎縮、資金難以取得之下,經營模式能否獲利將更加凸顯一家公司的價值,台灣經濟與多數國家相比,恢復相對較好,對創業家而言,反而有一個好機會,可以反過頭來盡快規劃最小的可行性產品,另外也能多多觀察全球市場動向,好好選擇創業題目,讓最壞的時代成為最好的時代。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lickr,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AI 新創 Appier 獲 D 輪資金 25 億,台灣第一隻獨角獸即將誕生?
台灣誕生 2 隻獨角獸!沛星被財富評為「前 50 強 AI 公司」,Gogoro 吃下台灣兩成市占
如何讓貴人願意投資你?19 歲女孩調整溝通策略,成功打造 32 億美元的獨角獸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