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在 〈 【全球汽車業八點檔】第三集:時代巨輪正在碾壓傳統汽車廠,他們有機會活下來嗎?〉 當中,我們抽離雷諾−日產聯盟,把眼界放在整個傳統汽車產業,發現面對疫情,老舊的傳統車產業一一不堪負荷。這次【汽車屆八點檔】系列的最終章,要來談談汽車業的共同勁敵:來自加州矽谷的電動車,崛起的特斯拉。
等了 17 年,特斯拉一夜崛起
就在美東時間 6 月 10 日,疫情還在延燒,許多企業破產倒閉,但特斯拉股價卻逆勢大漲近 9 %,飆破 1,000 美元!特斯拉因此一舉擠下豐田汽車( TOYOTA ),跳上汽車市值冠軍寶座。
因為,6 月 10 日那天,特斯拉老闆馬斯克( Elon Musk ),也就是真人版鋼鐵人,在推特上回覆一則推文,表示將推出新的特斯拉版數位電動卡車「Semi」。
特斯拉從 2003 年創立以來,整整 16 年沒有任何 1 年賺錢,曾被稱為「史上最虧錢新創汽車行」,在去年( 2019 年)重於獲利,股價更快速飆升,超越所有老牌車廠!6月初的股價飆漲,就讓特斯拉一週內市值狂漲 600 億,光是馬斯克個人所持的股票,市值就逼近 400 億美元。《 CNBC 》甚至表示,特斯拉有機會停在這個高峰一段時間!外界給予這陣「特斯拉炫風」的評價是,就像看到當初 Apple 超越 Nokia 的歷史時刻一樣精彩。
然而這一切也絕非偶然,早在今年 3 月全球因為疫情全境封鎖、多數人停班停課時,特斯拉的銷量早已悄悄破萬。究竟背後施了什麼魔法?
特斯拉是怎麼拿到下個世代入場卷的?
《富比士》形容,從特斯拉的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想要改變世界」,這與想要「成為最大車廠」、「賣出最頂級的車輛」等一般汽車公司在眼界的層次上就有所不同。而《哈佛商業評論》也表示,當馬斯克在台上展示新車時,不只是提出一種新產品、新 idea,而是在挑戰整個產品生態系統,而且以實際操作,展現給大家看見未來可行的「替代辦法」。
再者,特斯拉宣稱永遠把「發展科技」放在企業的首要任務。據英國網路媒體《BizClick Media》分析,連賓士、TOYOTA 等競爭對手都向特斯拉購買新一代引擎、電池設備等車輛最核心的技術,美國最大汽車廠 GM(通用汽車)甚至有一組人員配置是要負責追蹤「特斯拉做了什麼研發」。
對傳統汽車暢來說,製造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對出身於矽谷的特斯拉來說,製造卻是他們最大的壓力與挑戰,寫軟體只要有人才就能推動世界轉變,但要生產汽車,卻得要有廠房和製造knowhow,量產一直是馬斯克的巨大障礙,當特斯拉掃除量產技術與供應鏈障礙,就是特斯拉要強力翻轉汽車業的時候。
《商業內幕》也就揭露,本來就正要脫離雛型階段的特斯拉,選擇了中國這座「生產、與銷售的加速器」,的確倍增了自己起飛的速度。當傳統汽車大廠還還在斥資養著價值 1 兆 3 千萬的老舊廠房、以及供應著 1 千萬份工作、且遲遲推不出完善節能方案的同時,特斯拉 CEO 馬斯克已經在地球另一端,為中國政府的恩澤感激涕零。他甚至曾在上海的演講台上,講到哽咽的說:「要是沒有你們(中國)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特斯拉。」
據《經濟學人》採訪,車壇知名作家 Michael Dunne 表示,對馬斯克來說,中國的確讓他「賓至如歸」,不只中國的野心讓馬斯克搭了「順風車」,早在 2018 中國為了在貿易戰為了討好川普時,表示「不再跟外資汽車廠對分一半的獲利」就讓馬斯克逮到投資大好時機。
另外,空汙嚴重的中國,也在想辦法降低排放廢氣,電動車的科技,正好符合他們迫切需要,馬斯克在中國,可以得到的補助的確遠比美國多太多。
而對中國來說,特斯拉除了要與上海的電池大廠「寧德時代」合作,也會幫助到已經連續下滑兩年業績的中國汽車製造業,疫情後的經濟復甦。馬斯克加碼表示,在 2021 年底,將會開始每年產出 50 萬台車。
3 大原因,特斯拉到中國實為互利互惠
眼下上海工廠持續量產,中國市場一片看好,特斯拉股價一路走高,特斯拉的最大對手,幾乎只剩幾台最高價位的德國豪華名車,和幾家在中國能比他更快融資、更快籌到現金的公司而已。據《商業內部》解析,簡單來說有 3 大點是中國同樣這麼歡迎特斯拉的原因。
首先,特斯拉在中國承租了 50 年的土地,這筆帳款會直接進到北京當局口袋;其次,特斯拉在當地借貸的款項,利率也全都會進到中國國營銀行裡;最後,也最重要的是,特斯拉目前有 30 %的上游零件都在中國當地採購,馬斯克也承諾要在 2020 年底前,漸漸改成 100 %全面向中國當地廠商購買零件。
當全世界其他百年汽車廠還在躊躇如何做變革,中國當局和伊隆.馬斯克雙方都已經下注,一方賭的是電動車市場的蓬勃發展,能對當地經濟有所回報,另一方則在賭能在中國拿盡補助後,引領全世界崛起。但在中國市場被看好的馬斯克,回到美國卻評價兩極。
《CNN》五月底一篇評論標題直指〈馬斯克利用自己的權力,且越發自私〉,因為在美國疫情慘烈的三月中,馬斯克曾發文表示自己認為疫情在四月就會好轉至「零人確診」,要求當局盡快開市復工。該評論指出,要是馬斯克真的這麼想開工,應該先提出完善的防疫措施、顧全員工性命,而非只顧自己的生意。
《CNN》強調,政府在抓違反規章(外出、營業)的百姓時,實質上最該被抓的其實是大力倡議「不與政府管制合作」的馬斯克才對。
這位言行舉止跟一般的 CEO 大不相同矽谷狂人,跟川普一樣無時無刻都在用推特和自己粉絲對話,儘管外界一片看好他的電動車市場,恐怕短期在時局依舊不穩定之下,特斯拉的事業還是會像他老闆的心情一樣,高高低低,時好時壞。
至於新時代汽車業的第二個特斯拉什麼時後會出現?從哪裡出現?會是另一個從矽谷這類軟體聖地冒出頭,又或者會是某一家傳統汽車廠反攻成功?
這場戰役,還沒打完。
推薦閱讀
【全球汽車業八點檔】第三集:時代巨輪正在碾壓傳統汽車廠,他們有機會活下來嗎?
【全球汽車業八點檔】第二集:日產和雷諾冷戰後,在疫情下重燃愛苗?
【全球汽車業八點檔】第一集:NISSAN 老闆「權力遊戲」落馬後,上演越獄風雲!
參考資料
《商業內幕》:Elon Musk’s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Explained
《CNN》:Elon Musk is using his power to be selfish
《CNN Business》:Analysis: What happened to Elon Musk?
《BizClick Media》:7 reasons why Tesla has succeeded where others have failed